租置四萬伙 擬二五折出售殘舊衞生差 公屋戶反應冷淡

租置四萬伙 擬二五折出售
殘舊衞生差 公屋戶反應冷淡

【施政報告】
【本報訊】反送中運動持續,為平息民憤,特首林鄭月娥即將發表的新一份《施政報告》,將主打民生政策。據了解,政府擬優化「租者置其屋計劃」,加快出售現時39條租置屋邨、約4萬個剩餘出租公屋。其中一個方案擬將每年約千個回收的出租單位,撥入每年綠置居恒常計劃出售,若以市價二五折出售,細單位平均售價僅約50至60萬元,但消息指政府現階段無意重推租置計劃。

記者:譚靜雯 凌懿君

全港現時約有78萬個公屋單位,當中39條屬租置屋邨、涉及約18萬個單位,當中約4萬個單位仍未出售。根據現行政策,現居於租置屋邨的公屋居民仍可購買所租住的單位。不過,大部份租置屋邨因樓齡舊、混合業權、樓宇維修及管理等問題,令租戶無意轉租為買。而部分未售單位的租戶為綜援戶或長者,也沒有意欲置業。

特首林鄭月娥料於下周發表的新一份《施政報告》大打民生政策。

細單位料售50萬

據了解,政府擬優化租置計劃,加快出售餘下4萬個未售單位,主要有兩個方案。房委會現時每年會回收約1,000個租置計劃下的出租單位,再編配予公屋輪候冊申請人。房委會將研究一旦租戶將單位交還後,該單位不會再供編配,並撥入每年綠置居恒常計劃中出售。而單位的售價低於綠置居的42折,並會考慮租置單位的地區、樓齡等因素,料可用市價約二五折或三折。消息指出,仍未出售的租置單位約4萬個,大部份為細單位,若以市價二五折等出售,每個單位平均售價僅需約50至60萬元。

另一方案為單位互換計劃,現居於非租置屋邨的公屋戶可向房委會申請購買餘下約4萬個租置單位,但就需將現居住的出租單位交還予房署。租置屋邨的租戶也可以申請調遷,當局會提供搬遷津貼等誘因,單位的配對工作就交由房委會負責。不過消息指,政府現階段無意在全港重推租置計劃,因無法解決混合業權等問題,而每年的綠置居計劃已可解決公屋戶的置業需求。

在觀塘的翠屏(北)邨屬其中一個租置屋邨,黃先生早年以約20萬購入一個中小型單位,認為優化計劃有助統一業權,但承認由租戶成為業主後「好多手尾跟」,如屋苑附近的公共設施如天橋、行人路等需業主負責維修,而租戶就不需要支付維修費用,「好多租戶用時都唔會特意愛惜設施,變相加重了業主對維修費用。」

同為業主的梁小姐就笑言,其單位是「垃圾單位」,間隔不實用,又指不少公屋戶衞生情況欠佳,經常弄髒公共地方及設施,對業主們造成不便,「同一幢租嗰啲污糟邋遢,都唔係好鍾意有租戶,全部都係買嘅會好啲囉」。公屋居民李先生就直言無意購入租置單位,因擔心大廈殘舊,購入後需承擔大筆維修費用,「如果佢新啲嘅或者我都會考慮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