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硬招打壓 蔡民望反彈

中共硬招打壓 蔡民望反彈

大陸在外交上打壓台灣不遺餘力,無論挖邦交國,還是在聯合國及其屬下機構排斥台灣參與,主要目的在於「彰顯執政當局的無能」,令民進黨失去民心支持。不過,大陸強硬的做法卻為蔡英文政府外交失利提供了很好的說辭:大陸打壓。尤其大選當前,面對大陸的跋扈態度,蔡英文昂首拒沉默,以一種「你這樣不會令我和台灣人害怕」的態度回應,民望更是谷底反彈,有利選情。

台灣人偏向不屈服

蔡英文2016年上台後,大陸的打壓接踵而至,包括連續3年未獲世界衞生大會(WHA)邀請出席、連續兩屆國際民航組織大會被大陸以「一個中國」為由拒諸門外。在挖邦交方面,自2000年陳水扁政府的烽火外交起,幾乎無一例外地皆由對方在斷交前一刻,才臨時通知台灣外交部,屢為台灣傳媒、民眾投下震撼彈。

大陸挖邦交實際上是一貫對付民進黨政府的策略,旨在彰顯執政當局的無能。然而近年來,大陸的態度台灣民眾一一看在眼內,蔡政府也因此能輕易地將外交失誤歸咎於大陸打壓,再者邦交國數量對於台灣民眾心理影響的出現邊際效用遞減,挖邦交的作用難免大打折扣。

即使台灣外交局勢實際上也頗為險峻,台灣蘋果新聞網本月初民調顯示,上月與所羅門群島及基里巴斯斷交,對總統大選的衝擊不甚明顯,高達72.5%受訪者不會因斷交而影響投票抉擇,僅有7.2%會轉投國民黨的韓國瑜。台北上班族鄭先生認為「年輕人會認為是反向操作(反效果),他們不會屈服於中共勢力。斷交潮相信也不會對台灣經濟構成太大影響」,縱仍然擔心邦交國變少,但不至於影響選舉取向。

台灣國安會報告評估,大陸施壓力道不減,年底前可能還會有兩國斷交。惟強硬態度正好為尋求連任的蔡英文提供一支強心針,正如今年6月香港反送中運動爆發,蔡英文多次以抗共的姿態向民眾表示「支持香港人追求民主自由」,成功從近兩年來的民望低谷反彈。美國防務專家馬漢明甚至認為,零邦交的台灣會離「統一」越來越遠,並加速朝獨立的方向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