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政府將於下周三發表《施政報告》,外界預料報告重點放在房屋及土地政策。《星島日報》引述消息指,當局認真考慮推出「限購令」限制外地人在本港買樓,惟有學者認為,只抑壓需求而未能增加供應,並非最理想的政策。
只針對新盤
報道引述政府消息人士指出,若要全面限制本地房屋售予非本地人士,就要進行立法,承認此舉影響層面大,可能會引來反彈;另一做法,就是仿效空置稅,只針對新落成單位進行限購,例如在推出土地時加入賣地條款,規定落成的單位只能賣給本港永久性居民。消息人士認為,有關做法作用並非太大,但或會改善公眾觀感。
城市大學建築科技學部高級講師潘永祥認為,對於目前本地樓市而言,任何壓抑需求,而未能增加供應的政策,都並非最理想的政策。他稱樓價升跌大多為心理因素,升市靠市民和投資者對後市的信心,政府目前研究的政策,例如推出空置稅及使用土地收回條例,實質為政府發出對樓市積極關注、大力推行政策的訊號,都會影響投資信心。
他又指若政府就算要增加土地供應,都需要多方面政策配合,若然只增加供應,結果發展商只加建「樓花」,只會徒然讓樓市飆升。潘永祥認為,長遠而言,最利民的政策,當然是增加土地後,加建資助房屋,才能解決根本的需求問題。
位於啟德新發展區的啟德一號(圖)為首幅「港人港地」私樓項目,落成後只限港人購買,無論出售、出租及承造按揭均受限制,但項目落成後,有傳媒踢爆中聯辦社會工作部副巡視員桂嵐以千多萬元購入該盤兩伙,其報住的跑馬地山村道43號地址為中聯辦職員宿舍。有指桂嵐已退休,並擁有香港永久居民身份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