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近期陸續有劏房盤業主要蝕讓成交,如當年以「不能坐的馬桶」而聲名大噪的何文田加多利軒,出現賬蝕「1球」的成交,更是該盤首宗蝕讓。資深投資者林一鳴(圖)認為,劏房盤爆煲,主要由於其當年開價太高,普遍呎價都比同區單位高出約三成,「唔合理咁高」,所以當樓市未能保持升勢,便出現蝕讓,預計未來情況將會是「之前賣貴幾多成,現時就要跌返貼市價」。
至於近期熱門劏房新盤菁雋,雖然今年6月「劈價重推」大賣,但林一鳴都認為開價偏貴,日後有機會面臨蝕讓局面。樓市走勢方面,林一鳴認為示威至今已經近四個月,但跌幅最嚴重主要集中於商舖及寫字樓,反而住宅樓價跌幅有限,甚至近日成交有所回升,反映本地樓市需求依然強勁,因此估計未來一年樓市走勢應該保持橫行為主,大約只會有幾個百分比的升跌幅。
關焯照料整體樓市向下
經濟學者關焯照則指,並非僅有劏房盤爆煲,而是整個二手後市,甚至整個香港目前經濟環境有轉差迹象,因此會逐漸出現二手蝕讓情況,而且若然社會局勢持續,情況可能會更差。他預計第四季本港一旦出現走資,將會導致樓市震盪,樓價將下跌10%左右;就算未有出現走資,但社會局勢未能解決,本地經濟轉差的隱患依然存在,市場對投資欠缺信心,樓市可能仍會下跌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