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長假剛結束,雖然內地經濟不景氣,但各景區仍湧入7.82億人次,旅遊收入高達6,497.1億人民幣(下同,約7,132億港元)、較去年增長八成。愛國主義亦帶動觀影熱潮,令長假期間全國票房突破50億的破紀錄收入。
票房收入逾55億
「趵突泉看不到泉,西湖看不到湖,外灘看不到灘……」長假期四處人山人海,據報道,中國各景區共湧入7.82億人次的遊客,較去年同期成長7.81%。跟團遊和自由行的數據顯示,國內消費力最強的城市分別是深圳、北京、瀋陽、濟南、天津、上海等,平均每人花費超過3,000元(約3,297港元),其中以深圳花3,324元(約3,653港元)「最豪爽」。出國遊方面,7天突破700萬人次。《人民日報》報道宣稱,以上數字展示了中國經濟「強大的內生動力,消費成為經濟增長主引擎」。
今年是中共建政70周年,中國文化部和旅遊部指出,「愛國主旋律」引領中國今年的旅遊市場,調查顯示,78.84%的遊客參加十.一活動,國家博物館也延長多個展覽的展期,例如海南省博物館每日開放至晚間9時,武漢博物館、紀念館推出40餘項紅色展覽活動。
另外,在主旋律電影帶動下,長假期的票房總收入達50.5億(約55億港元),創下十.一期間歷史新高,較此前同期增長86.4%。電影《我和我的祖國》、《中國機長》、《攀登者》位列前三甲,票房分別為22.23億、19.75億元、8.23億元。
澎湃新聞/中央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