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一般人以為渠道只作排洪防洪用途,但原來經過改善工程,亦可成為供人戲水和休憩的地方。渠務署計劃將現時以石屎鋪設的大圍明渠加以改造,在渠道鋪上植被和設休憩設施,可在草地玩樂,甚至走進河中戲水,將成為本港市區首條親水明渠,預計項目2029年完工。
渠務署土地排水部高級工程師梁華明接受訪問時,署方近年進行多項渠道改善工程,例如去年已完工的啟德河改善工程及正等待撥款後動工的活化翠屏河工程,當局在啟德河加入魚洞等令魚類更易生存,亦吸引雀鳥棲息,當局初步統計鳥類品種由過去21種增至活化後的28種。
梁透露,當局計劃未來再展開多條明渠的改善工程,包括活化大圍明渠及火炭明渠。其中大圍明渠工程,署方計劃將現時長約2公里的混凝土排水道,改成鋪滿植被的空間和可進行活動的平台,設有樓梯讓人走近河道,將成為東涌河畔公園以外,首個位於市區的親水明渠。
火炭明渠變身藝術廊
梁華明稱,因大圍明渠水質較好,渠道較寬闊,亦接近民居,而水位不算高,故較適合活化作親水設施,期望將會有魚類等生態,「亦會放啲石仔畀市民過河,市民都可落水玩」。但預計水深只及腳眼位置,市民不能游泳,而為安全起見,當局暫定只於旱季開放,亦會設監察儀器實時監察水位。工程預計於2024年展開,2029年完工,當局暫未有工程成本估算。
■記者鍾雅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