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三藝遊】軍事器械打仗都要靚 勇武達文西的戰爭藝術

【周三藝遊】軍事器械打仗都要靚 勇武達文西的戰爭藝術

【周三藝遊】
達文西(Leonardo da Vinci)的油畫作品《救世主》兩年前以逾35億港元落槌躍身成全球最貴藝術品。當時《Principles: Life and Work》作者、世界最大對沖基金公司基金創辦人Ray Dalio強調:「達文西的藝術品昂貴,但他的原則不但免費,且更有價值。」這位超級富豪所指的原則,是達文西看世界的方法。若「失敗乃成功之母」,他從達文西身上體驗到「智慧是實驗之女」(Wisdom is the daughter of experience.)

這位文藝復興時期的數學、科學全才兼藝術家,今年已離世五百年,但世人仍不停的懷念他。香港城市大學更獲米蘭昂布羅修圖書館(Veneranda Biblioteca Ambrosiana)商借達文西十二幅手稿,更動員該校創意媒體的教員、當代藝術家,以現代高科技演繹達文西的發明,令藝術和科學、古今中外融合,解剖這位理性又感性的大師腦袋。

十二幅手稿真迹全部來自《大西洋古抄本》(Codex Atlanticus),並分為三大範疇,包括「數學、幾何與藝術」、「科學、光學與飛行」和「戰爭的藝術」。達文西博學多才,涉獵科學、音樂、數學、工程、建築、解剖學、植物學、地理學、歷史學等不同範疇,畫畫只是他其中一個興趣,他更是創作力量同幻想會嚇你一跳的發明家,最屈機是連他的創作草圖都一絲不苟,素描都畫得如藝術品震撼人心。

原來,達文西曾以「軍事武器及防禦工事翹楚」自居,畢生鑽研包括羅伯特華托利奧的《軍事論》,一生編寫無數有關戰爭藝術的論文。香港烽火危城之中,他幾百年前多項創意武器包括多管弩炮、攻城機器、重力拋石機、大型彈弓機器、載旋轉裝甲及火炮的船艦等,一點不離地。最印象深刻的是他畫的一幅奔馬素描,旁邊就有線條細膩的漫天炮火,他還設計過不少劍柄。

達文西的《化圓為星形結構》是「幾何遊戲」系列的最後一幅,大家可以用放大鏡細心觀察大師的筆迹,墨水是達文西自製,幾百年不褪色。

達文西精準地描繪肌肉與骨骼的經典《維特魯威人》,城大多媒體學生利用VR技術,用眼鏡就看到立體裸男。

按達文西設計手稿製作而成的機器模型,此乃為戰士打氣用的「機械化軍用戰鼓」,如今為香港加油。

設計武器的和平主義者

「達文西生於戰亂時期(法國國王路易十二入侵所帶來的戰亂),曾受聘為軍事工程師,設計軍事裝備以至水利工程的修建。《大西洋古抄本》裏,其實有很多武器、光學、飛行器的研究,只是他當時寂寂無名,在科學界沒多少人留意他這方面的天賦。」策展人兼城大展覽館總監范懿莎博士(Dr. Isabelle Frank)如是說。達文西為米蘭公爵設計無數軍事武器,但其本身卻是個反戰的和平主義者。

其中一幅手稿《多管火炮機械裝置,多管弩炮研究圖》,展示了達文西的三款大炮設計圖,「管形弩炮;炮車配備三十三發迫擊炮,每次可發射十一發」,彰顯其軍事天份。

另一幅《臨時性橋樑及火炮研究圖》勾勒出如何使用活動橋來跨河打仗,上方描畫了火炮(早期的加農炮)技術剖析圖及軍用活動橋,正下方畫上火炮剖面圖、裝飾圖案和火炮底座,武器具殺傷力都要靚。

《機械化軍用戰鼓》是根據達文西手稿所製造的軍事工程作品。十五世紀,土耳其定音鼓傳入意大利,最初用於軍事活動。達文西則特別設計戰鼓,當馬車或人拉動機械軍鼓時,機器的軸會旋轉並控制兩個儀器上的柱體,而這兩個柱體轉動時,其鼓棒就會擊打於鼓上,造成音效。

其實,坦克、潛艇、弩炮、單車最早的發明概念都是來自達文西,只是五百年前要製作這些天馬行空的機械成本不菲,在找不到投資者情況下,留下大量設計草稿。但達文西出品部份還是被製作甚至量產出來,包括織繩機。

達文西畫的《攻擊機器》用以跨河入侵敵方城牆,後來被複製出現實物。

城大互動媒體電算應用中心總監及副策展人邵志飛教授,鼓勵現代人學習達文西的天馬行空。

互動裝置親歷名畫境地

近看達文西手稿,你會感覺他的字體奇特。昂布羅修藝術博物館總監Alberto Rocca指,達文西的字如倒影般反轉,因為他是私生子不許到學校讀書,左撇子便寫出猶如密碼的字體。他指,達文西用優質紙設計,連墨水都自製,幾百年不褪色。不過,曝光會傷害手稿,故每幅真迹展期有限,三年內只可展出九十天。

達文西筆下的名畫,除了《蒙娜麗莎》和《最後晚餐》外,還有現藏於倫敦國家畫廊的《岩間聖母》,他虛構了年幼的基督與施洗約翰見面的情景。是次展覽呈現了《岩間聖母》的臨摹本,還運用了「LdV.VotR.AR」的裝置,延伸出佔地約五十平方米的全息影像效果圖,讓觀眾可利用平板電腦,跨過畫中前景的人物,探索在三維空間下與實物大小一致的虛擬洞穴。

看過《大西洋古抄本》達文西那些天馬行空的設計,你不會覺得他是古人,更像是從未來穿越過去的奇人,卻充斥文藝復興的浪漫,打仗都要靚。

達文西的《光、影與雲的流動力學筆記》,旁邊竟有女子側面像,左上角更寫有「獻給我摯愛的女神」。此女證實是達文西1489至90年所畫《抱白貂的女子》的主角Cecilia,但研究人員估計,短詩是承繼達文西書稿的學生所寫。

「達文西:藝術與科學‧過去與現在」

日期:即日至12月15日(除星期一)
時間:10am至7pm
地點:九龍塘香港城市大學劉鳴煒學術樓18樓
免費入場

採訪、攝影:鄭天儀(部份圖片由米蘭昂布羅修圖書館及城大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