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學者申識別VPN專利 防火長城添監控IP可追蹤 網民不滿阻翻牆

三學者申識別VPN專利 防火長城添監控
IP可追蹤 網民不滿阻翻牆

中國一直實施網絡審查,通過「防火長城」限制人民獲取境外資訊,致使市民要用虛擬私人網絡(VPN)加密翻牆。內地網民近日發現,北京理工大學有三名師生,在今年3月向國家知識產權局申請一項專利,該技術用於追蹤及辨別VPN的IP位址,換言之能查出用VPN上網的網民,網民怨聲載道。香港互聯網服務供應網主席葉旭輝向《蘋果》表示,VPN變化很大,不是說禁就能禁。

國家知識產權局7月時公佈一項發明專利,公告顯示在今年3月25日,北京理工大學的團隊羅森林、王帥鵬、潘麗敏,提交《基於長短期記憶網絡的V2ray流量識別方法》專利申請,從摘要內容可得知,技術可自動識別VPN,網民指這項技術可封鎖及追蹤使用VPN的IP位址,打破內地資訊業者跟政府的默契,使民眾不能自如使用VPN:「任何使用VPN的行為都處於可識別、可追蹤的狀態。」

受中共網絡防火長城阻隔,內地民眾靠「翻牆」上網,故對追蹤VPN技術非常不滿。
設計圖片

專家:VPN變化大難禁絕

該專利技術申請人羅森林、王帥鵬及潘麗敏,據指羅森林為現任北京理大訊息安全與對抗技術實驗室主任及教授,另外兩人為他的學生,身份有待證實。中國網民在防火長城下翻牆已成習慣,對新專利感不滿,批評有人為上位打破灰色上網權:「不為自由吶喊,起碼也不為高牆添瓦吧?」但也有人為發明者辯護:「這種技術國家早幾年就成熟了,國家真要禁VPN,還用他們這個專利嗎?」網絡消息稱,申請團隊已撤回專利申請,羅森林亦清空微博內容及改名。

葉旭輝解釋,VPN其實是一道加密技術,衝破網絡限制;舊式VPN提供固定連接埠,二代是用正常連接埠作掩護;第三代VPN則是沒有特定連接埠,VPN也在不斷進化,要將VPN一網打盡非易事。隨着內地收緊網絡審查,市民不能自由自在上網,《環球時報》總編胡錫進上月在微博抱怨,「上外網極其困難,連《環球時報》的工作都受了影響,我個人覺得這有些過了」,他建議政府「還是要在我們的社會和外網之間留出一些縫隙」,但文章不久後刪除。
《蘋果》記者/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