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華人電影世界,拍過的運動題材作品不少,但是大多數骨子裏都變成武打/武俠片,運動競技只淪為外皮包裝,比賽場面的表達方式多是天馬行空的絕技和眩目的特技畫面,少有認真的運動描寫和探討,例如香港片,從早年的《波牛》到周星馳的賣座大作《少林足球》皆如是,像荷李活的真實嚴肅運動片,總是拍不出來。
也許台灣的運動傳統比較強,近年倒是看見一些表現到運動精神本質的作品,早幾年就有魏德聖監製的棒球電影《Kano》,看得我熱血沸騰。而今次這部籃球電影《下半場》(圖),也是走真實路線,比賽過程的表現力相當不俗。運動片其實真的頗難拍,第一個難關是演員的動作,畢竟觀眾常常都會看到真實的球賽,演員要扮演一個可信的球員,動作若太生硬和不在行,很容易就被看穿。這次《下半場》用公開海選方式找有籃球根底的新人,再接受專業的訓練,從最後出來的場面看,收到很不錯的成果。
另一困難是比賽的場面拍攝,不能太假,也不能太依賴零碎剪接,往往需要「半真打」,而可以想像拍每一串攻防動作,失誤重來的機會有多大,有時可能球員間互動的節奏不理想,有時做完一大輪完美的攻防但最後球投不進。拍電影時間就是金錢,而且演員的體力也有限。《下半場》是台灣本土片,投資不算大,以它最後拍出的成果而論,雖然不算完美,已經遠超過我預期。
而我最欣賞的是,電影中表現的籃球很平衡。一般外行人拍籃球片,肯定滿滿都是飛行灌籃之類超人攻擊得分,但在《下半場》裏有不少防守(特別是團隊防守)的表達,而主角則是個主要擅長策動和助攻的控球後衞,的的確確是在拍真正的籃球。據說此片較後就會在香港上映,我覺得籃球迷真的不要錯過。
喬靖夫
小說家+武道狂+籃球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