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聞專題:新移民插畫師出貓逆權慰藉人心

港聞專題:新移民插畫師出貓
逆權慰藉人心

6月以來,這個城市充斥血腥與暴力,血脈賁張以外,偶爾的幽默感,顯得更重要。在這個集體情緒緊繃的城市中,插畫家受着啟發,以動物比喻現況,又或以幽默畫風諷刺政權及警暴。在動盪的時代裏,藝術的美好,在於能慰藉受了傷的心靈,亦能鼓勵人心;隨年月流傳下去,讓我們毋忘這個城市經歷過的創傷,以及那些曾灑鹽於傷口的人。

阿花從帆布袋中拿出一張又一張手繪圖,最大的兩張,放在防水膠袋中,她笑說8.18那天實在太大雨,遊行時一手撐着傘,另一手便高舉圖畫,紙牌上畫了三隻不同花紋的貓兒,寫着「風雨中抱緊自由」的句子,花貓的表情不一,有迷惘、快樂,亦有悲傷。創作原型來自她養過的貓,以貓喻人,貓兒從來不會放棄生存的權利,經歷了百多天的抗爭,香港人大概也有沒法放棄的理由。

在其中一張手稿中,阿花畫了兩隻流浪貓媽媽在面對危難時,勇敢保護小貓,那些讓人不寒而慄的黑影,沒有實體,只是一種邪惡和黑暗力量的暗喻,「我覺得香港人現在的狀況跟流浪貓相似,雖然大家都面對困境,但為了生存就要不斷奮鬥。當被逼到絕境,貓會就會發揮攻擊力去捍衛生命和家人,香港人被逼到一個臨界點,要爆發了!」

612中信事件,主角換上了貓兒。

無論遇到任何危險,保護同路人是必須的。

以貓為主角 傳遞逆權精神

貓兒拚死保護下一代,甚至不惜犧牲生命,這是天性。在過去幾個月,阿花眼看不少抗爭者都是年輕人,她畫這張畫時,心裏希望成年人能夠支持年輕人,少一點指摘,一起面對困境。她的手稿大部份都是明信片大小,一本20張,已畫了整整三大本,每一張都跟當天發生的事情有關,這是一個紀錄,更是一本小日記。

一句又一句「喵嗚」、坐在大腿上「咕咕」發聲、慵懶地伸着懶腰,貓是人類心靈的救贖,阿花以貓作為創作的主角,人們覺得貓可愛,看見貓在港鐵車廂中被狗追打,滿身傷痕頭破血流,自然感到憤怒。但縱使她筆上的貓是多麼可愛,現實卻是殘酷的,曾經在元朗居住過5年,印象中的元朗是一個平靜、寫意的地方,7.21的白衣人恐襲,讓她非常震驚,「所以我要畫出來,希望喜歡我作品的人不只停留於覺得貓咪可愛,而是能刺激他們思考,提醒人們我們還在抗爭,還未完結!」

她說自己是和理非,沒有膽量做前線,至6月9日開始,每次大遊行她都在場,那次更是她第一次參與遊行,103萬人上街政府依然視若無睹,令她感到憤怒。即使不在前線,她也經常跟男朋友坐在電腦前看網上直播,「好多新聞令人好傷心,男朋友建議我用畫貓來表達」。6.12之後,她在專頁「花貓 FaMiuly」畫了中信大廈圍困事件,當時還未有太多人知道此事,所以希望透過畫作讓更多人留意。

八月,她把自己畫的明信片帶回國內去探親,幸運地沒有在過關時被扣查,當送上明信片時,她的親戚紛紛詢問香港是否很亂,她笑着說「有警察就會亂」。阿花的前半生頗為奔波,澳門出生、廣州成長,十幾歲來到香港,作為一個新移民,反送中條例修訂讓她非常不安,「在大陸生活了十幾年,共產黨有多壞,我怎會不知?香港人的底線已越退越低,跟大陸一樣的話會很恐怖!他們手段好高明,從教育入手,宣揚共產黨有多了不起,讓人不自覺地相信他們一套」。

8.31的太子事件,反射在阿花這幅畫作上。

當有第二位人士因運動而輕生時,阿花非常傷心,所以畫了這張「讓我們風雨同路,好嗎?」。

家園數度被拆 體會自由可貴

初到香港,她只是一個中學生,卻深刻地感受到同一件事,能在香港看到不同的角度,「對比大陸,到了香港才知道甚麼是真正的自由」。在國內生活的日子裏,最讓她忘不了的是龐大的推土機,如何在她面前,把自己的家園推倒、毀滅。回想起來,她禁不住搖頭嘆息,在國內任何事情,都不能問為甚麼,只能接受,小時候家園數度遭拆遷,如游牧民族般四處遷移。政府一個星期的通知,還未及回過神來,無情的推土機就出現在家門前,把所有都毀去。

貓兒本來就能治癒人心,阿花選擇把貓變成抗爭主角,有網民留言說藝術不應跟政治拉上關係,她義正詞嚴的說「民生就是政治」,認為關心身邊發生的事情是每一個香港人應該做的事,她只是以自己的專長發聲,更感慨國內根本沒有做藝術創作的權利,因為實在太多審查和限制。

「香港人尚且還有創作的權利,就要珍惜,以插畫推動香港的公民意識絕對是我的責任,享有權利就要有義務。大陸沒有公民意識,只有人民,執政黨只當人民是棋子。」說到國內的教育和意識形態,阿花滔滔不絕,認為國內不斷鼓吹「統一」,直接廢掉了人最核心的價值,「人要有獨立思考,回歸後我沒有強烈的政治取態,但來到今次運動,我選擇了掌握自己命運」。

6月以前,阿花不算很政治敏感,閒時跟家中兩隻小貓玩耍,畫的主題也不過是貓兒的日常,但三個多月的逆權運動,徹底改變了她,從前沒想過自己有力量影響別人。插畫中的貓兒即使面對困境但依然奮勇面對,在這次運動中,她看見很多人情味,「以前從來不知道香港人是這樣團結的,在危急關頭,大家都在想自己可以做甚麼,有信念,就能一起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