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鬥房】Mean與唔Mean之間

【奮鬥房】Mean與唔Mean之間

這個星期有收看《全民造星II》的朋友,應該可以替我做證了吧,評判之中,我可不是最mean的那一個。然而mean不mean,其實都是一個形式而已,看着年輕人在你面前表演,尋找機會往上爬,當自己成為操縱生死大權的一員,把關當然重要,但事後如何提出批評,讓他有進步我覺得才是更重要。

何時選擇婉轉,何時選擇直接,何時選擇mean,在我來說都是有原因的。試過曾經應邀到一班年輕短片製作人的組織中,一口氣看十多二十齣短片再給評語。在當下我給評語的態度是,如果是感覺到他是有心去做,而只是能力不足的,我會婉轉一點,因為他在技巧上要提升的空間還有很多,需要保持着熱情去努力,所以我不想嚇走他;如果他是有能力去做,而做得未夠好的,我會直接一點,因為既然是有能力的,即是他對技巧已有點熟悉,講得直接一點,再加以討論,他的進步就要更大。何時才需要用到mean的態度?

當日每條短片都大約六、七分鐘,而有一條紀錄片卻長達接近二十分鐘,我一直看一直納悶,因為它完全支離破碎,沒有結構可言,於是我就當眾決定把這條影片停播。本來作為尊重創作者的話,我應該無論如何都需要把影片看完,但我決定當眾拒絕再看,就是要讓他深刻地記得,他的作品真的很難看。我質問製作者為何影片會長達二十分鐘,但有如未有經過製作過一樣。他回答說影片其他部份還在拍攝中,所以將一些素材未完全整理好就拿出來給我看,於是他就被我狠狠地責罵,因為即使他未拍完,但又明知今天要見人的話,他一是製作一個短版本,一是提出不播放,否則根本就是不尊重觀眾。

同樣道理,既然面前是一班希望能成為明星的年輕人,基本上我都會做個好人(嗱,你見有很多參賽者雖然被我批評,但其實我都給了藍燈的),達到合格水平但又未夠突出的,我都會留一手,給予意見讓他下次再進步。但有一種我是特別狠心的,就是一些表演得太過「甩皮甩骨」的人。因為作為一個表演者,為觀眾提供一個「合理」的表演是最基本的尊重:我們不是選歌手,你唱得不是非常好其實沒有所謂,但至少選一隻自己音域唱到而不走音的歌是基本(其實香港都有很多很易唱的偶像派歌手的歌可給你選吧);我們也不是選舞王,你跳得不是非常好亦沒有所謂,但至少要啱beat吧。未夠天資,就惟有讓人感受到你有付出過努力,又或者令人感受到你有為自己付出過心思,想過怎樣突圍而出。

所以,如果一個表演時連最基本的水準都未能達到(其實只要他們有用手機拍低過一次自己的表演,就不可能不知道自己走了音甩了beat吧),這種就要狠心一點,因為他們不尊重觀眾。

一個參賽者連足以改變自己人生的一分半鐘,都不懂得去好好珍惜的話,讓他們入了決賽,甚至因為他很「靚仔」就讓他得到成功,他會成為一個成功的藝人,甚至明星嗎?
撰文:陳詠燊

奮鬥房

《逆流大叔》編劇、導演,寫了18年劇本,自覺最代表到個人思維其實係《追擊8月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