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四十年代首期漫畫《蝙蝠俠》(Batman)到最新話題矚目電影《JOKER小丑》(Joker),小丑這個壞蛋角色都不斷地演變,華堅馮力士(Joaquin Phoenix)飾演的新版小丑,正是導演杜德菲力斯(Todd Phillips)塑造小丑起源的另一個choice,當中並非關於這個經典奸角成魔之路咁簡單,可從華堅煥然一新的演出,看到跟以往經典小丑不同的變化,探討這位混沌使者的加害與受害行徑,帶給觀眾不一樣的觀影感受。
假如是四字頭以上的讀者,理應由七十年代香港公仔箱看到的電視劇真人版《蝙蝠俠》(Batman)開始,認識到故事中的經典奸角小丑。施莎羅美路(Cesar Romero)所飾演的小丑,已是蝙蝠俠迷最喜愛的奸角,也成為美劇史上最邪惡的角色之一,多年來,小丑仍給創作人有很大創作空間,角色越來越黑暗複雜瘋狂,越來越迷人。添布頓(Tim Burton)1989年的《蝙蝠俠》(Batman)電影,由積尼高遜(Jack Nicholson)扮演的小丑,其起源受到Alan Moore於八十年代創作的經典漫畫《Batman:The Killing Joke》部份情節影響,仍是不斷加害別人的整蠱專家大壞蛋,已是大搶主角鏡的出位配角,當時觀眾又有沒有想過小丑也有潛質成為台上男主角?
正邪角色的bromance
相隔近20年後,希思萊杰(Heath Ledger)在《蝙蝠俠:黑夜之神》(The Dark Knight)飾演的小丑,更迷人更經典,是更高超的施虐者。導演基斯杜化路蘭(Christopher Nolan)亦吸取《Batman: The Killing Joke》部份情節,但希思版小丑在造型及思想上更年輕、瘋狂、複雜及精采。口是心非,胡扯一通,是其個性;但從黑吃黑,以至想玩謝整個葛咸城,都顯示其高智罪犯實力,只求破壞大眾道德底線,希望所有人都像他內心一樣醜陋,正如他說:「I'm an agent of chaos.(我是混沌使者)」他也以玩弄蝙蝠俠為樂,甚至對蝙蝠俠坦言:「you complete me.(你令我的人生圓滿)」兩個正邪角色的特殊bromance關係,媲美日本漫畫《殺手阿一》中的阿一與垣原。
三年前的《自殺特攻:超能暴隊》(Suicide Squad)簡直乏善可陳,劇本粗製濫造,謝勒力圖(Jared Leto)扮相如何出位駭人,都可以被輕易遺忘。不過,不可忽視五年前首播的美劇《萬惡高譚市》(Gotham),劇中金馬倫莫來根(Cameron Monaghan)一人分飾兩角,飾演孖生兄弟,其中一人終於在今年最後一季中,正式浮面成為小丑,意念破格。
來到華堅馮力士主演的《JOKER小丑》,身兼編劇的導演杜德菲力斯也借用了《Batman: The Killing Joke》情節,寫由華堅飾演的主角Arthur同樣渴望成為喜劇演員,從而發展成原創獨立故事。跟以往不同的是少了小丑對加害者的歡愉,多了主角作為受害者的痛苦,引起觀眾的同情與同理心。華堅亦擺明讓觀眾「要有被我嚇怕的準備」,他可說是這個年代的羅拔迪尼路(Robert De Niro)或馬龍白蘭度(Marlon Brando),每次都能為角色大變身,從觀察精神病人煉成「病態笑聲」,亦猶如當年基斯頓比爾(Christian Bale)拍《迷魂殺陣》(The Machinist)瘋狂減磅,令小丑充滿病態。
如果當真認識馬田史高西斯(Martin Scorsese)經典舊作的話,你會容易發現深深影響《JOKER小丑》的史高西斯電影,應該是《窮街陋巷》(Mean Streets)、《喜劇之王》(King of Comedy)及《的士司機》(Taxi Driver)。不少人說Arthur有幾似迪尼路年輕時在《的士司機》扮演的Travis Bickle,兩者都是孤獨沮喪,但Arthur卻並非為正義而大開殺戒。影片劇情及色調更似《喜劇之王》及《窮街陋巷》,導演彷彿將《窮》片七十年代偏藍偏綠的色調帶到八十年代的葛咸城,亦令該城變成充滿罪惡欠缺人性及同情心的Mean Streets。Arthur跟《窮》片主角夏菲基圖(Harvey Keitel)一樣受到痛苦困擾,又像《喜劇之王》的迪尼路,渴望亮相偶像主持的電視節目,兩片主角亦在片尾如願,同樣穿着鮮紅套裝,華堅版的小丑不再穿紫色西裝,跟有份演出的迪尼路,同樣有向《喜》片致敬的意味。
探視殺人犯內心世界
《JOKER小丑》也像Netflix的《破案神探》(Mindhunter),讓觀眾研究一個連環殺人犯內心世界。我們都可能成為小丑,像卑微的Arthur在城中遇上種種不快事,可能像他試過待人友善,換來是別人無理仇視。可能試過落難寂寞無助時,卻得不同別人諒解同情,甚至遇到欺凌與暴力對待。被負面情緒佔據,跌入谷底的Arthur,將悲觀人生化成自我滿足的瘋狂喜劇,不滿資本主義的霸道,用槍殺死一個又一個人,踏上邪惡不歸路。結局還很像《窮街陋巷》,同樣主角在嚴重車禍中獲救,不同的是,Arthur化身的Joker被一眾暴徒舉起,像《萬世巨星》(Jesus Christ Superstar),他未有意帶領群眾,但時代選擇了他,成為混沌使者icon與領袖。
有指《JOKER小丑》是跟DC宇宙無關的獨立故事,但片中設定Arthur與蝙蝠俠Bruce Wayne的關係非常微妙,Bruce的父親Thomas Wayne被塑造成有點似美國總統特朗普的富豪,而Arthur曾以為自己是Thomas的私生子,差點Joker跟蝙蝠俠會是同父異母兄弟。片尾Joker亦跟童年版的Bruce淡淡交會過,各不留下印,從而肯定這個有很大年齡差距的小丑,不是《黑夜之神》的小丑。
有指《JOKER小丑》富有強烈煽動性,但我們都不會是小丑,因為我們都能夠理智地了解到,被害的痛苦、加害的邪惡、勇武與公義,就算有multiple choice都不會選擇踏上Joker的不歸路。
小丑戲與劇
經典「艷」星
【施莎羅美路《蝙蝠俠》(Batman,1966)】
具備漫畫版小丑外形特徵:綠色頭髮、粉白面容、大紅嘴巴、一時紫色或一時橙紅的鮮艷西裝套裝,還有駭人笑聲,經典程度有如日本特攝片《超人》中的巴魯坦星人。
暗黑對立面
【積尼高遜《蝙蝠俠》(Batman,1989)】
鮮紫色西裝加橙色襯衫,跟暗黑系的蝙蝠俠形成強烈對比,亦將本來代表正義的鮮明顏色及象徵邪惡的黑暗色調倒轉配對。跟同樣喜愛紫色、負責該片配樂的Prince啱晒嘴形。
終極糜爛
【希思萊杰《蝙蝠俠:黑夜之神》(Dark Knight,2008)】
溶爛化妝、高智罪犯、糜爛和瘋癲,猶如集合X JAPAN已故結他手hide、《觸目驚心》(Psycho)的安東尼柏金斯及《沉默的羔羊》(Silence of the Lambs)的安東尼鶴健士。
孖生兄弟
【金馬倫莫來根《萬惡高譚市》(Gotham,2014-2019)】
電視劇中一人分飾兩個孖生兄弟,雖然最初角色未自稱是Joker,但已被視為新版小丑。終於今年最後一季,角色正式浮面成為小丑,其誕生意念亦非常獨特。
駭人喪屍
【謝勒力圖《自殺特攻:超能暴隊》(Suicide Squad,2016)】
扮相出位駭人,猶如一條蒼白喪屍,少了小丑一貫的諧趣與優雅,跟他的樂隊Thirty Seconds to Mars一樣,全無吸引力或撼動人心的力量。
孤獨沮喪
【華堅馮力士《JOKER小丑》(Joker,2019)】
充滿壓迫感的神級演技,演繹出無限孤獨感與沮喪感、精神與肉體痛苦,渴望得到認同感、存在感及成功感,蛻變成無愛比死更冷的連環殺人狂,作出瘋狂暴力的反抗。
三大重要小丑漫畫
多年來有不少以小丑為故事重心的《蝙蝠俠》漫畫,其中最重要有以下三本。
啟發巨作
【《Batman : The Killing Joke》1988】
著名漫畫創作人Alan Moore編寫的重要小丑故事,連添布頓的《蝙蝠俠》、基斯杜化路蘭的《蝙蝠俠:黑夜之神》及最新的《JOKER小丑》都受其啟發,就知有幾厲害。
讀者投票
【《Batman : A Death in The Family》1988】
一個影響深遠的小丑殺死第二代羅賓的重要故事。當時由讀者投票決定要處死羅賓,故事寫得峯迴路轉,羅賓去到中東尋生母,最後被小丑殺死。小丑在書中亦是軍火專家,甚至成為伊朗大使。
回到源頭
【《Batman : The Man Who Laughs》2005】
換上21世紀的全新故事背景,重新講述蝙蝠俠初遇小丑的起源故事,充滿了新氣息及新氣象,效果理想,充滿了現代美漫感覺,值得推薦給喜歡小丑的粉絲。
動畫小丑
《蝙蝠俠》亦曾拍過不同系列動畫,當中亦有不同趣怪感覺的小丑,但性格沒有真人版那麼黑間複雜,天馬行空、稽趣得來,又各有各的邪。
星戰男聲演
【《蝙蝠俠:動畫系列》(Batman:The Animated Series,1992)】
這個動畫系列的小丑是由《星球大戰》(Star Wars)系列男主角Mark Hamill聲演,是他最成功聲演的動畫角色,奉上令人難忘邪笑。後來此系列亦被拍成電影。美國Mondo曾為動畫推出限量黑膠box set,已被炒至天價。
詼諧又怪誕
【《蝙蝠俠:蝙蝠俠智勇悍將》(Batman: The Brave and The Bold,2008)】
走歡樂及詼諧風格,小丑的造型更為搞怪,邪得像懷舊漫畫。此系列每集都有其他DC漫畫英雄與蝙蝠俠共同作戰,壞人多是來自其他DC系列,後幾季開始才讓蝙蝠俠系列的壞人較頻密出現,故事亦發生在葛咸城以外地方。
放大hehe情
【《LEGO蝙蝠俠英雄傳》(The Lego Batman Movie,2017)】
華納在拍攝DC宇宙電影慘被外界狠批時,殺出了叫好叫座、風格輕鬆惹笑的《LEGO蝙蝠俠英雄傳》,內容玩得很放,夠膽將小丑對蝙蝠俠特殊的hehe bromance感情放大,最搞笑是小丑欲哭的表情,邪得最可愛。
東瀛系科幻
【《忍者蝙蝠俠》(Batman Ninja,2018)】
多年來華納已跟日本動畫家合作,製作過多部充滿日本畫風的《蝙蝠俠》外傳動畫,其中《忍者蝙蝠俠》更將日本古裝元素注入科幻的《蝙蝠俠》故事中,Joker變成企圖統治整個戰國時代的小丑大人,邪得浮誇妖艷。
撰文:張一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