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香港,街頭變戰場,對於籃球仔來說,街場就一直是我們的戰場。雖說街頭鬥牛,遊戲一場,贏了無盃可捧,輸掉就大不了下場來過;但當打得興起時,當仁不讓,寸土必爭,激烈與認真程度不輸正式球賽。關於街場的種種,我寫過不少,這次再和大家談談在球場經常遇到的幾類人。
每個籃球仔的一生,總遇過三數個你怎樣都贏不了的大叔;這類大叔通常只於某一固定時段出現,波衫和球鞋永遠都是那套,與場內的青年小伙子一比之下,好像有點格格不入;你想來想去都想不明白,為何自己明明比他年輕、速度較他快、體能又比他好,但當對着他們,就是無論如何都難以勝出。球場大叔必有一項絕技傍身,可能是「獨特」射姿的神準三分球,又或是超長距離勾手;這些動作,是公園球場大叔的”Signature move”,好些更成為「地膽」們口耳相傳的街場傳說。
室外球場好玩之處,是無需左約右約,就算單人匹馬到場,要找人湊合組隊,打場三人籃球甚至全場比賽都不會太難。打波如夾band,最緊要夾人,好波與否屬其次,在街場,好波不如好品。有時猜拳分隊,抽到和技術一般、失誤連連、但每傳/射失一次就和你說一次Sorry的朋友一隊的話沒錯會有點激氣;但數街場討厭之最,定必屬「死不認錯類」莫屬。
顧名思義,這種人無論做錯甚麼,總是第一時間諉過於人。明明是他傳球離行離迾,他首先怪責對方走位太差;面對密集防守還勉強起手,就罵人不為他作掩護。對待隊友尚且如此,對對手就更不消說了;對方輕碰他大叫犯規,對自己那些暴力防守就視而不見;所有事情他都有辯解,任何情況他都沒過失,總之有佢講,冇人講;全世界都有錯,唯獨是他不會錯。當有事情影響到他的利益,就將黑白倒轉都在所不惜。在這類人的心目中沒有公平,也沒有同理心,量度是非的那把尺,尺度從不一致。
說起來,今日香港,喜用如此手法的人還真不少。打波遇着這類人還可打完就走,最多輸波之後永不同隊;若位高權重者有些想法,輸掉的,會是無辜的一整代人。
伍家謙
多媒體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