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學校過渡到社會,是一個複雜的過程,當中最需要守着的是:是非。人們常說,在幼稚園和小學階段,小朋友都是道德委員會成員,皆因他們對父母教導的是與非,守得很緊。例如,在他們眼中,紅燈絕不能過馬路、吸煙是會死的一件事、對講大話的人差不多要馬上絕交、講粗口簡直就是罪無可恕。
到了中學、大學,情況是這樣的:紅燈?無車就快快走過;吸煙?一兩支也未嘗不可;謊言?世上有一種叫「善意謊言」,見到肥婆叫靚女,大家開心,沒所謂啦!至於粗口?最多不在父母老師面前講就好了。
不過,對於一些核心價值,中學生大學生仍然了然於心,一些較抽象的是非觀,依然守得很緊。例如誠實,考試不出貓;例如公平,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規則之下一視同仁。
爛透社會 日日掌摑
到進入社會,才發現遊戲規則並不如是。是非,有人仍然緊守,有人把它放在利益之後。過去幾年,香港急速變成一個是非不分的社會,隨意DQ、玩弄程序、雙重標準,淪落速度,有目共睹。在同一規矩之下,立場和長官一致的,放你一馬、立場不同的,罪加一等。
自私的大人砸壞了幾代人辛苦建立起的公平制度,留給年輕人一個爛透的社會。這幾個月來,多重標準、指鹿為馬、巧言令色的事,日日見,月月見。對於這些簡單清純、黑白分明的學生來說,這無疑是一巴又一巴的掌摑,掌摑他們既有的價值觀,很痛、很傷、很怒。若林鄭再問何以學生這麼勇?這是因為你把他們打得太痛。
撰文:蘇菲
有小型飛機師牌的媽媽,拒做直升機家長,讓孩子翱翔。
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