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繼平:須避免陷派系鬥爭

梁繼平:須避免陷派系鬥爭

【和勇同路】
【本報訊】正身在美國攻讀博士學位、今年7.1衝擊立法會時在議事廳脫下口罩讀宣言的《學苑》前總編輯梁繼平接受《蘋果》訪問時指出,迄今港人在運動中已展示實力,他寄語抗爭者小心每一步行動,避免再次陷入派系鬥爭。他認為港人毋須過份高估中共,指港人在十·一上街、民主派在區選搶灘、反修例運動影響明年台灣大選、美國的《香港人權及民主法案》,均已產生很大的「抗中」力量。
記者:梁穎妍

梁繼平7.1時說過輸了這場仗,公民社會要輸10年,現身在美國攻讀博士的他上月底聯同香港眾志等到國會等進行國際游說工作。他在美接受《蘋果》專訪時形容,運動過程很多跌跌碰碰,「隨時走向另一個結局」,寄語抗爭者小心每一步行動,避免再次陷入派系鬥爭,包括聚焦追究警暴及追求全面民主化,「其實兩個都係講緊制度性上要有一個恒久嘅機制,或者有一個穩定嘅機制處理政治危機」,強調不能讓鎮壓成為新常態,「唔可以畀警察有系統性咁樣摧殘人民,繼續畀政府匿喺國家體系入面」。

梁繼平指港人在逆權運動中展示出非凡實力,影響遠至明年台灣大選及美國制訂《人權法》。馬泉崇攝

近四個月的逆權運動,和理非不斷為抗爭者打氣。

示威者高呼不割席(左圖),跟前線與警對峙的勇武抗爭者同行。

指港國際地位是最大保護屏

他同時認為毋須過份高估中共,「我諗中共受嘅限制係比我哋想像中大」,指無論是十·一上街拆穿中國歌舞昇平的假象,以至未來以區選影響地區政治生態,加上「香港運動係正式向台灣宣告咗,『一國兩制』係唔可信」,台灣明年大選也受影響,美國的《香港人權及民主法案》亦將產生很大「抗中」力量,「中共係受制於好多唔同嘅因素,好多唔同板塊有好多嘅牽引」,又直言:「除咗用武力鎮壓或者分化策略,將一批領袖拉入去對話平台以產生內部分裂、令成個運動嘅能量自己消散,我睇唔到北京可以操作嘅空間好大」。

香港的國際地位是香港最大的保護屏,梁指香港過去「高估咗佢(中共)覺得香港係一個可以隨時唾棄嘅棋子」,強調要認清香港是中共利用為政治及經濟擴張的籌碼這一事實,「(暫時)中共都未必有辦法去血腥鎮壓,呢個係香港人可以爭取到更大嘅空間」,稱要把握香港的國際地位,瓦解北京策略性論述,「香港人𠵱家係突破緊好多種呢啲自我預言,好似係『香港抗爭係冇用㗎』、『 點爭取都唔會畀你㗎喇』」。

過往香港人對抗爭想像片面,梁相信未來可在中共與香港及國際間千絲萬縷關係中尋找生機,除在國際游說推動能夠有利香港長遠保持自治的法案,也要在地擴大抗爭手法,舉例指:「文化創作作為抗爭﹙手段﹚,已經上升到一個層次,開始會有『國歌』(《願榮光歸香港》),開始會有更加多抗爭符號,改變人心嘅作品」,他形容各樣符號是情感的烙印:「係會持續5年、10年、20年、一個世代。點樣將唔同嘅抗爭手法並駕齊驅?呢個係一個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