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地建廠受污染 拒吃自家米

農地建廠受污染 拒吃自家米

一場奪命大火令台灣農地工廠的問題暴露於公眾眼前。台灣政治大學地政研究所學生經兩年實地考察後指出,農工不分的問題巨大,不只令鄉土失去親切感,在田間出入的大貨車亦令交通險象環生,最嚴重的是工廠的排污導致農地受到污染,農民也敢吃下自家所種的米,這種發展禍及後代。

交通險象環生

「田間以前是適合騎腳車的地方,現在怎麼變成大卡車競速趕貨?」政大地政研究所學生吳沅諭花了兩年多時間,走訪中部逾千家的違章農地工廠,感慨農工不分已讓農村純樸親切感消失。更嚴重的是,工廠大多在大雨後偷排,農民難以察覺,再加上工廠也往往是親戚經營,農民也不大敢干預他人土地的事,多重原因下令農地受污染,增加食物安全風險。最讓吳感慨的是,一名務農老婦給兒子送上自種米,惟其後兒子開心收下禮物後,卻跟家人說「離開再丟掉」,因他們知道農地受污染,自種米根本不能吃。污染越來越嚴重,彰化、台中米的價格都不好,故農民會將污染的米混雜花東出產的米,再轉賣給消費者。

地球公民基金會山林國土組研究專員吳其融也批評,農地違規工廠造成地土、空氣、水源污染,釋放的粉塵也使農民健康受損。他提到彰化一間違章工廠在8月底發生火災後,化學物質在水中、空氣中持續蔓延,事後的農地及空氣污染無人解決,僅靠地方協調、賠錢解決了事,「這次大火連救災人員的性命都搭進去」。
台灣蘋果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