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恒指昨早最多跌233點至25809點,僅差31點便殺入牛證第二大街貨區,沽壓卻在此時漸失,最終倒升67點至26110點收市,距貼價熊證不足100點。大市成交額僅625.7億元,連續兩日拗腰反彈,帝鋒證券及資產管理行政總裁郭思治認為,10月較多人歸邊造淡,引來具實力的投資者挾淡倉,「未來幾日(股市)唔睇基本因素!」
記者:余秉峰
10月是出了名的「股災月」,加上在國慶假期後的交易日,恒指絕大部份時間見紅,引人落叠造淡。截至昨日早上8時,瑞信統計數據顯示散戶加注熊證,其中以最貼價街貨區26208至26299點的熊證獲最多新增資金,升逾1.4倍至3.1億份,相當於增加360張期指淡倉。昨日約下午三點前皆為跌市,不論主板沽空金額或沽空比率皆錄升幅,前者按日增加11.2%,後者按日升逾1.43個百分點至15.6%,見一周高位。
雖說恒指升幅不多,但細看50隻恒指成份股,接近四分之三的公司都有進賬,醫藥股石藥(1093)跑出,飆3.3%至16.16元,是最強勢的藍籌股。澳門在10月首兩日的內地遊客按年增逾一成,濠賭股借消息炒起,銀娛(027)上揚2.7%至60元,金沙(1928)則升1.8%至36.3元。
至於重磅股之一滙控(005)受英國硬脫歐的陰霾困擾,昨日挫逾1.3%至58.85元,拉低恒指37點,亦是走勢最差的藍籌股。
物管股異動 雅生活升5%
郭思治指出,他本身亦看淡港股10月份表現,尤其美股本周表現反覆,道指在周三勁瀉494點或1.86%,但港股昨日最終「應跌唔跌」,明顯有人挾淡倉,這會逼使部份於26000點或之下開淡倉的投資者要平倉,進一步推升指數,「多人睇淡(大戶)就挾,股市係睇邊個力大。」
翻查瑞信截至昨晚10時的統計數據,押注貼價熊證的倉位有所下降,在最大熊證街貨區26400至26499點的區隔,更遭大削43.1%或相當於474張期指的淡倉,餘下相當於627張期指的倉位。
另外,物管股昨日再出現異動,雅生活(3319)上揚5.4%至21元,浦江中國(1417)升逾9.2%至2.49元,新城悅(1755)和奧園健康(3662)皆升逾6%,連市值超過600億元的碧桂園服務(6098)亦升3.5%至23.35元。
郭思治分析指,從事本地收租、零售和酒店等的上市公司前景差,反觀內地物管股的收入主要來自內地屋苑管理費,扣除營運成本便是利潤,風險低,「好景唔好景,(物管公司)都收到管理費。」故此成為「避險股」,資金仍將集中流入這板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