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德霖:05年辭職有條刺

陳德霖:05年辭職有條刺

【本報訊】陳德霖卸任金管局總裁後第三日,昨回到母校中文大學出席傑出校友演講,以《人生交叉點》為題,分享逾40載公職生涯點滴。他回憶多年來政府工作,及至93年金管局成立,他脫離公務員隊伍,出任金管局助理總裁,與總裁任志剛同是金管局開國功臣。提及2005年突然宣佈辭職,陳德霖笑指:「當時心裏有條刺,覺得社會冇俾機會我。」

他解釋,當年離開金管局並非因為工作不開心或不能發揮,「自己亦唔係做得差」,但其實一直介意當年畢業搵工,寄出40封求職信均無回音,「成日諗唔做政府做私營機構會點,50歲唔轉就要喺政府做到退休」,故毅然決定「中年靜修」,其後加入渣打集團。不過,在市場短暫逗留兩年後,陳德霖即獲前特首曾蔭權招手,出任特首辦主任,重返政府。陳德霖戲言,「打斷喺私營機構打拼的美好計劃,令宿願未能完成」,其後他再重返金管局任總裁一職。

陳德霖同一眾嘉賓主持中大「傑出校友訪問計劃」開幕禮。

打大鱷成人生交叉點

回顧金管局多年工作,1998年入市打大鱷是陳德霖其中一個「人生交叉點」,當時炒家拋空港元,在期指和股市雙邊操作,同時「靠文宣吹噓香港唔掂」,圖擊潰聯繫滙率,假若政府不守住,將會引致系統性崩潰,故港府需動用逾千億港元外滙儲備與「大鱷」對賭。他又指,客觀上擊退大鱷並非單靠香港之力,當時碰上俄羅斯債券市場崩潰,令索羅斯勁蝕,無力再周旋,使港府大勝。

台下觀眾問及聯滙制度是否仍合適,陳德霖一貫多年口風,重申聯滙是最適合香港小型開放經濟體的制度,又指世上沒有一個完美制度,只有最適合的制度。至於公職生涯中較難受的事,則是被問責外滙基金表現,坦言「近兩年賺得多冇咩人講,但一蝕大家就會問責」,這亦是他認為於公營機構工作難過於私營機構工作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