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我不怕死,但卻擔心受苦!」是許多癌症病人的心裏話。
惡性腫瘤侵蝕附近的組織,又或轉移到肝臟硂骨骼,都可引起難忍的疼痛。受到外傷時引起的疼痛可以很劇烈,但會隨着時間的過去逐漸消失。癌症引起的疼痛,卻是跟着病情逐漸加劇。所以老一輩的人,說患上癌症的人是「得了個痛症」。
疼痛本來是讓生物避開傷害的反應,但癌症病人的長期疼痛是不可逃避,沒有甚麼意義,只會令病人精神緊張硂焦慮硂度日如年硂甚至痛不欲生。如何為病人紓緩痛楚,是照顧末期癌症病人的醫生的重任。
世界衞生組織提倡的「止痛階梯」有三級。第一級是坊間一般的止痛藥,例如必理痛之類。非類固醇類消炎藥(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也有鎮痛功能,可以同時使用。第一級藥物不能止痛,可動用第二級的藥力較弱的嗎啡類藥物(Weak Opioids)。若果癌腫侵蝕神經線引發神經痛,可考慮使用阻撓神經訊息傳播的藥物。再不成時可以升到第三級,即是嗎啡類藥物。要按時服藥,不讓疼痛露出頭來。若是等到疼痛出現才服藥,已經是失了先手。劑量因人而異,要按病人的需要調整。有些病人可能要動用到令人咋舌的大劑量才能控制痛苦。當病人因為嘔吐或腸道阻塞不能吃藥時,可以用藥貼或皮下注射施藥。
紓緩治療的目的,不是強行延長日子,而是令餘下的日子更美好(Add life to days, not days to life)。
「抱歉我不能治好你的病,但可以保證不讓你受苦。」該是醫生對每一位末期癌症患者的承諾。
鍾尚志教授
想輕輕鬆鬆健康啲,記住留意健康蘋台
http://health.appledaily.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