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醫生寫週記:煙癮與躁動 - 鄭志文

家庭醫生寫週記:煙癮與躁動 - 鄭志文

「我要做一個大型研究,研究煙癮發作與制服人員執勤時躁動情緒及行為的關係。」

星期三,在會所吃飯時碰到「伊士曼」,又被他拉住,聽他發表偉大謬論。

「伊士曼」是邵氏電影「十四女英豪」年代讀醫。由於喜歡說故事,而且繪影繪聲,加上豐富的身體語言,他的同學就叫他「伊士曼七彩大銀幕」。這是一種戲院銀幕,由柯達公司發明,在70年代成為戲院的賣點。柯達的創辦人是Eastman Kodak,所以當年戲院及電影宣傳,會指明是「伊士曼七彩大銀幕」。之後,大家就簡稱他Eastman。

「伊士曼」繼續:香港還有不少煙民,這是事實。吸煙會成癮,也是事實。成癮的定義,是對該種物質依賴,並會出現斷癮反應。當有煙癮人士因未能吸煙而出現斷癮反應時,躁動情緒和行為,就是表徵之一。我在媒體看到有制服人員情緒和行為躁動,我看到的,就當是事實。於是,我就想,煙癮和躁動,這兩者會否有關?基於實證醫學訓練,當然是做研究去找答案。

我:躁動的原因很多吧?但你的聯想假設,卻是頗有可能。有一位病人告訴我,煙癮發作時,很辛苦,坐立不安,脾氣也差。他坐飛機時,絕對不會看電影。為甚麼呢?因為假如電影中出現吸煙鏡頭,那他努力抑制的煙癮就一發不可收拾。如果是長途機,後果不堪設想。所以,大家最好是不要開始吸煙,就不會成癮。吸煙者亦應及早戒煙。不過,戒煙要過程、要時間。正視煙癮,同樣重要。例如,醫生以動機面談方法輔導戒煙,是會先評估那位煙民正處於準備戒煙或戒煙中的甚麼階段,用相應的不同方法。而且過程中要支持和鼓勵,並且接納戒煙者的反覆和失敗。

「伊士曼」得到我認同,就更加眉飛色舞,照例開始離題:要解決問題,是要方法。而這方法,是要有實證支持有效。例如近日社會事件,我看不到任何一方在使用有實證支持的有效方法。再例如,在權力和裝備極不對等情況下,要表態人士,訴諸武力,並不化算。倒不如想想其他表態方法,例如心平氣和地一面向各方人士曉以大義,一面吸煙作享受狀。攻心為上,攻城為下,不戰而屈人之兵……

吸煙危害健康!不應鼓勵!而且,對話比對抗好。雖然我暗自佩服「伊士曼」的怪論,也只好夾一件我喜愛的醫學會炸雞,還要是雞上髀,放入他碗內。以柔制剛,分散注意力,以阻止他繼續無限演繹。

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
鄭志文醫生

想輕輕鬆鬆健康啲,記住留意健康蘋台
http://health.appledaily.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