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養式評分制 成功操控村民行為

圈養式評分制 成功操控村民行為

「有了這套制度,90%都是好人了!」 山東榮成市東島劉家村村黨支部書記劉俊軍眉頭戚起,甚是驕傲。這個以逾900條農村組成的縣級市2012年領先全國,試行社會信用體系,截至去年10月,在市級標準下,加入農村新「玩法」,各設村規,將信用評級管人民發揮得淋漓盡致。村民孜孜不倦做義工、捐錢、捐糧食換分,村幹部甚感欣慰,因為「人變好管了」;村民讚不絕口,因為「政府的肯定是好的。」有了圈養式的遊戲規則,就可把人都變「好」嗎?

嶗山屯村的宋女士表示,光榮榜上的個人成績是假的。

誠信加減 等候信用議會發落

榮成由威海管轄,位於山東最東端,與南韓隔海望。這個地方聽着陌生,若非要為它與香港加上一層關係,可以告訴你,這是香港前行政長官梁振英、以及被視為第六代「儲君」、已落馬的重慶前市委書記孫政才的家鄉,亦因出了170多名解放軍少將以上軍銜及副軍職以上領導幹部,有「將軍市」之稱,紅色基因旺盛,無疑成為全國首個構建社會信用評級系統之地。

記者在8月中輾轉到訪當地,經過數以千計的農田,抵達東島劉家村,村口一幅油漆凋落的紅牆,寫着毛澤東「為人民服務」口號;村所外有鮮紅簇新的「誠信長廊」,叮囑村民誦習近平語錄,旁邊的玻璃告示欄張貼「訊息公開」公告,包括村民7月的信用評分加減紀錄:劉陳德捐出油漆桐油刷井繩,加7分;劉江濤為暖心食堂捐贈鴨蛋20斤,加3分;劉崇強拔草;劉德強因在垃圾分類處亂倒被罰,扣5分‥‥‥

農村信用評分的計分方法同樣是千分制,除了捐骨髓、捐血、捐錢等基本「守信加分盤」,內容更緊扣農村生活,每做4小時義工打掃家園、服務村民可加1分,東島劉家村有約10名村民獲1,070多分,是「誠信明星」;反之,在村辱罵人、誹謗他人、酗酒鬧事、打架、不按規定養犬且不聽勸阻的、出售燒紙冥幣等封建迷信用品的,會被扣減10分。同樣,在網上發佈及傳訊不良訊息會被扣分、參加法輪功等邪教組織、危害國防危機者,會被直接降到C級。至於如果定奪村民「違規」?則由村落的訊息採集員搜集資料,由黨員、村民代表組成的信用議事會審議。

走進「文明所」會議室,牆上貼了黨的歌詞、「誠信明星」捧着嘉許狀的照片;順着走上1樓,經過幾個課室,末端是村黨支部書記劉俊軍的辦公室,他靠着椅背、抽着煙,對佯裝成大學研究生的記者侃侃而談:「以前村子比較亂, 我強硬態度罰你款,硬性的,不服」,那麼有了信用評分體系變好了嗎?劉書記更誇口是改革開放以來,在村裏推行得最成功的政策,「現在搞這個誠信,(村民)很自覺,參加打掃衞生,我給你30分,多幹多得,幹得多,賺得多,這就是軟。」劉指,也因村民自願勞動換分,為村省了僱人做工的錢,省下來的經營「暖心食堂」,服務留守老人,說罷分享村民當義工,敲鑼打鼓幫村裏人洗衣服的片段。怪不得獲《人民日報》全版篇幅點名大讚。劉說着說着通電話後,才知未得街道辦批准似乎「說了不應該說的話」,收起了笑容請客。

記者再走至鄰近的嶗山屯村,村口同樣有信用評分系統簡介,不過,這邊的評分標準比較簡陋,主要分為孝老愛親、助人為樂、誠實守信、敬業奉獻等4大項,村民的名字旁邊再加幾句簡單描述,村子並有光榮榜,表揚優秀村民的照片,牌子稍有發黃褪色。

村子名氣雖小,村民卻不諱言,就在村口曬海帶的宋女士說起光榮榜,直言「那都是假的!照片第一排的就是官!」而信用評分板上,有星星嘉許的村民標記「妻子是文藝幹部」,她笑說:「就是村裏有活動積極一點,唱唱歌。」被問到她了解信用評分嗎?」她直說:「不太清楚。但國家推行的肯定是好的。」甚至有可能成為談婚論嫁的指標。

誠信長廊列明加減評分制度。

深信惡人不敢再囂張

記者等了約2小時後,終於等到嶗山屯村兩委委員張宗榮上班,請教她有關於評分系統的運作,她語調平淡地解說;說到系統出台後,村民有比較開心嗎?她不假思索,帶點笑意說:「開心啊!現在不都是講誠信嘛!」那麼推到全國好嗎?「肯定是好,就是社會各方面會變得越來越好,惡人啊、霸道的,他就不敢那麼囂張。」旁邊的助理插嘴,為了配合網格化資料,「我們村裏大街小巷都裝了監控。」

約10分鐘車程外、獲封「全國文明村」的地寶圈村,村所外一樣有告示欄,列出「守信」及「失信」行為,「推進信用建設」、「信用村民」、「優化信用」等紅字十分搶眼。地寶圈的評分方法更生活化,告示欄上寫滿村民名字,一張星星貼紙代表1分,一張笑臉貼紙代表5顆星,一張旗貼紙代表5個笑臉;村民年底可憑貼紙領取着生管理費,每顆星40元人民幣(下同,約44港元);年終可按得分瓜分2萬元(約2.2萬港元)信用基金。

冒昧坐進村兩委委員張啟鳳的辦公室,她皮膚黝黑,更顯得珍珠項鏈發白,對於榮成推行社會信用系統,她一邊寫文件一邊說:「必須要站在一個隊形嘛,站在對面沒有好處,是不是?」

東島劉家村內的「誠信明星」,是由村代表及黨員共同審議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