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03年4月後,證券業獲撤銷最低佣金制度,當局又對銀行經營證券買賣引入「一業兩管」制度,業界紛紛以低佣金爭奪原有證券行股票買賣市場,證券行的經營環境因競爭劇烈及收入減少變得惡劣。近年,有部份證券行更推出「零佣」搶生意,惟港股受內外不利因素夾擊,交投不時處於低位,令小型經紀行生存更加艱困。
根據聯交所資料,代表小型經紀行的C組經紀行股票交易市佔率由2015年約12.39%降至2019年8月的6.77%,而2018年C組經紀行盈利僅39.87億元,較2017年下降32%。為應付生存壓力,小型經紀行致力開拓新的收入來源,其中因為孖展門檻較低、利息較高,逐步成為券商的主要收入來源。
證監會證券業財務回顧數據顯示,C組經紀行的利息收入近年不斷上升,由2016年的65.65億元,增加至2018年91.07億元,佔整體收入超過36%,較A組及B組的12%及28%為高,可以證明小型證券行較依賴利息收入生存。如《證券保證金融資活動指引》正式推行,預料對證券行經營孖展業務成本上升,亦因規管趨嚴令收入減少,或觸發小型經紀行倒閉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