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在名勝】
或許你聽過米拉之家(Casa Mila),又或許你已經參觀過了,但你大概不知道在這座每年吸引過百萬名遊客參觀的歷史建築物裏,仍有人居住。Ana Viladomiu就是其中一位「幸運兒」。
生活在歷史上其中一位最偉大的建築師安東尼高第所建的房子裏,Ana最初覺得沒甚麼大不了。米拉之家是上世紀初富商米拉先生為了迎娶妻子,而委託高第所建的新房。驟眼看只有一棟,其實是兩座建築被同一層外牆包裹,就像戀人融為一體。除了一樓用來自住,其他樓層則放租。32年前,Ana亦於結婚後和丈夫搬來生活。「我當時很年輕,沒有留意這座建築物有多重要,我寧願住一間小一點的公寓。我知道它很多歷史,但我覺得那不是與我有關的歷史。」她住的單位有3,750呎,3房2廳,有兩個洗手間和一個廚房。最初丈夫把客廳漆成紫色,走廊則是綠色,又堅持不在客廳放梳化,前衞得Ana難以習慣。「年月過去,我在這裏度過婚姻生活,養育了兩個女兒。我亦很努力佈置這個家以符合我的品味,逐漸我喜歡上這房子。」丈夫去世,女兒各自成家後,就剩下Ana一人獨佔這間大屋。她不願意透露租金,只肯說三十多年來,加過一次租。住在巴塞隆拿最繁華的格拉西亞大道(Passeig de Gracia)上的豪華公寓,租金非常實惠。現在米拉之家只剩下她和另外兩戶租客,其餘單位主要是辦公室。租約條款列明,他們可以一直租至去世。
女兒穿睡袍覺尷尬 「保安以為我白撞」
當年部份當地人覺得米拉之家外形太古怪,稱之為「採石場(La Pedrera)」。1984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米拉之家、巴特婁之家、聖家堂等高第建築列作世界遺產,Ana其後發覺越來越多遊客參觀自己的家,才赫然明白住在米拉之家有多特別。「以前業主有提供賠償給所有租客,希望大家搬走。但奇怪地,業主沒有找上我們。我丈夫戲稱也許他們想留一個家庭作展示用。」
實際上Ana的單位就在給遊客參觀用的示範單位旁邊,門的一邊是上世紀的典型上流家庭佈置,另一邊則是現代女性的豪華單身公寓,更有生活感,現代簡潔的裝潢配上高第百多年前的設計完全沒有違和感。崇尚大自然的高第亦將米拉之家設計成雙面採光,光線由中庭和對外街的大窗戶照進屋內。「屋內很多近窗的地方可能被遊客看到,女兒小時候覺得穿着睡袍或衣衫不整被看到很尷尬。」Ana就住在天台和閣樓下層,遊客可透過多個大窗望到屋內。令她感到煩擾的是參觀人數奇多,而且不停更換保安員和接待員。這些人不認得她是住客,經常以為她白撞,又或者以為她插隊。這些人在她進出時問長問短,令Ana感覺被監控。
高第的曲線 「如活在母親子宮般舒適」
但Ana還是慶幸自己能住在米拉之家。作為生物形態主義建築大師,高第的名言是「直線屬於人類,曲線屬於上帝。」除了外牆的流線型設計,牆壁、天花、門框、甚至門把,都充滿曲線,Ana形容待在屋內如同活在母親的子宮般舒適。她笑說:「我兩個女兒都成為了建築師,不知道跟住在這裏有沒有關係呢?」米拉之家內每個單位大小、間隔不一,唯一的共通點是沒有一間房是四四方方的「實用」設計。傳聞曾有租客向高第抱怨由曲線構成、連直角都很難找到的房間很難放她的鋼琴,高第回答她:「那麼你改拉大提琴吧。」Ana佈置家居時也經常遇到這個煩惱,但她認為這房子美麗的地方在於它能展現建造者的性格,每個角落都灌注了心思。「我知道我只是一個過客,並不會住在這裏直到永遠。」她說。偉大的建築不會被人改變,而是會改變住在裏面的人。
Travel Memo
機票:來回香港及馬德里,經濟客位(連稅及附加費)約3,821港元起
簽證:免簽證最多可逗留90天
滙率:1歐元約兌8.57港元
記者:蘇芷瑜
攝影:林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