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梨酥,煲底見 - 陳也

鳳梨酥,煲底見 - 陳也

夏慤道被三個防暴撳倒在地的年輕抗爭者一直呼痛,說眼睛痛得睜不開,胸肺被壓着,要求讓他坐起來。防暴粗暴喝罵直播的記者,押人離去時,速龍公然捂住青年的嘴巴。這個畫面,很難交叉台北那位流亡在外的兄弟那片心聲:「寄望能在煲底除罩,相見時會帶一盒鳳梨酥……」喔,咁嘉年華?會有這樣的一天?

比Endgame更早,寫過Living in the End Times的哲學家齊澤克,認為到處都有抗議的今天,可能滑向更大的動亂、災劫,只能等待大災變來震醒我們。他不接受廉價的樂觀主義,每當別人試圖說服他,儘管現在問題多多,但黑暗隧道盡頭總有光。他會反駁:「說得沒錯,那點光,可能是一輛火車正朝我們撞過來。」齊澤克與人辯論快樂的定義,說「人類生命的自由和尊嚴並不只是包含對快樂的追求。」這個自由之夏的抗爭,進入肅殺晚秋,本來該快樂玩世的年輕人,全心投入抗爭,也許齊澤克也看到了,所以說「快樂是我們必需的副產品,當我們為某種事業奮鬥時,就同時會得到快樂」。好的,End Times時分,鳳梨酥,我們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