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吐烏氣:有獎有面為家人出口氣

一吐烏氣:有獎有面為家人出口氣

金光閃閃的獎牌和過去兩年每月5,000元精英資助只屬個人榮譽,但這些身外物重要性就如那轉送父親的港隊制服,陸俊彥看重的是街頭運動獲公眾認可,年少時他手執滑板、頭頂鴨嘴帽、腳踏平底鞋,在街坊眼中如化外之民;如今滑板與單車、游泳等傳統項目在大型運動會齊名,他認為有助摘去亞洲社會中滑板與街童掛勾的標籤,「滑板喺亞洲相對冷門,外行人唔識,見你玩奧運又代表香港贏獎,人哋咪覺得你成功,多人接觸就慢慢改變形象。」

一吐烏氣的也包括陸俊彥,他自道求學時期「讀唔成書」,畢業後輾轉跟隨任職業司機的父親送貨,又曾修讀攝影文憑當攝影助理,沒有走一條旁人眼中正正常常、循規蹈矩的人生路,親友每次向兩老問及陸俊彥生活,兩人都支吾以對,他自嘲:「班親戚唔知我做緊咩,我阿爸阿媽又唔解釋,感覺我好唔掂。我話踩滑板,又幫人送吓貨,咁送貨即係冇料到啦 。」制度建構下,陸俊彥成為滑板界得獎常客,沉默多年突成親友間茶餘飯後誇獎的話題,「唔係話好巴閉,但人哋終於知道我做緊乜,你冇攞獎,佢哋唔覺得你咩,𠵱家令我阿爸阿媽都有啲面,佢哋好似委屈咗好耐咁。」

東京奧運明年將至,資格賽密鑼緊鼓,三軍未動,糧草先行,陸俊彥不諱言到世界各地出戰奧運計分賽所費不菲,礙於財政問題,征奧前路恐怕有阻滯。談起亞運、亞室運等綜合運動會,他都不以為然說「當體驗吓」。不過奧運於他,意義似乎略有不同,「如果史上第一次奧運我有得企入去,咁我都當贏咗,呢個係滑板嘅歷史,踏足到都夠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