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千萬買入 內房高層怒插新地匯璽驚現兩米長裂縫

三千萬買入 內房高層怒插新地
匯璽驚現兩米長裂縫

【本報訊】過往以品牌打響名堂的「新地樓」,近年發售的南昌站匯璽,屬集團重頭住宅項目。一名內房高層購入匯璽Ⅱ逾3,000萬元四房單位,上月收樓發現全屋10多處裂痕,最長達兩米。業主要求拆開批盪,發現磚牆出現同一斜向裂縫;建築師指現象可能是磚牆沙漿質量問題,業主則狠批「店大欺客」。
記者:陳寶恩 李嘉俊

王氏夫婦2017年11月動用3,100萬元購入匯璽Ⅱ的3A座低層A室,屬實用面積1,358方呎四房單位,原打算9月底搬入新居;由於夫婦二人五年前已購入同屬新地樓的元朗爾巒,居住數年,不覺單位有異樣,所以未有安排驗樓師到新居匯璽驗樓。上月20日業主前往單位裝燈,發現客廳及客房中間牆身出現一條很長的裂痕;她擔心單位質量有問題,查看單位後,驚覺全個單位有多達10多處裂縫。王太見裂縫情況嚴重,急召身處內地的丈夫回港。

牆身裂縫由右上方一路延伸至左下方,長達兩米,中間有甚多細碎石。
何耀勤攝

磚牆非以混凝土填滿,只在空隙填入細石塊,再埋上「石屎」,牆身中空,鐵枝明顯彎曲。

走廊及門楣邊牆身也有裂痕;走遍全屋,裂痕超過10處。

全屋現10多處裂縫

王太指,發現裂縫後即聯絡交樓部,發展商其後委派10多名職員連工程師等到場檢測,告知王生「好小事,黐啲膠水就得」;但業主認為牆身裂縫殊不簡單,與發展商爭論數小時後,業主要求拆開批盪,就見磚牆基本上完全斷開,裂縫長達兩米。業主感到氣憤的是,承建商其後只提供一份得五頁紙的報告,並無說明出事原因及風險評估;也沒有工程師簽署負責,令業主有被「打發」的感覺,怒斥發展商「店大欺客」。

記者上周六登門進入客飯廳,見牆身現兩米長的超長裂縫。裂縫由右上方一路延伸至左下方,中間甚多細碎石;步入鄰近客廳的房間,同一幅牆身同一位置都有裂縫,即是該幅磚牆已經「斷開」。再移師到旁邊一間細房,問題更嚴重,磚牆牆身並非以混凝土完全填滿,只是在空隙位填入細碎石塊,再隨便埋上「石屎」;牆身內中空,鐵枝更明顯彎曲。而走廊及門楣邊牆身都有裂痕,走遍全屋,裂痕超過10處。

南昌站匯璽屬新地近年重頭住宅項目。資料圖片

業主不滿承建商其後只提供一份五頁紙報告。

業主憂屬沉降問題

業主王先生是香港科大結構工程博士,現時為內地三大地產商高層,經常中港兩地走,居港逾10年。王先生坦言以其經驗,單位在交樓後出現這種情況十分罕見,亦明顯有風險。牆上出現兩米長裂縫,是裏裏外外也裂開,現在已是兩幅牆。他認為發展商應要馬上找到出事原因,而不只是說用膠水黏上便算。

因大廈所在位置是填海區域,加上近期多個鐵路站出現沉降,王先生擔心項目有同樣問題,認為這安全隱患必須先排除。若只針對這一幅牆,正常做法是把牆拆掉,然後重新做一幅新牆。

王太補充,因香港經常打風,單位向海,擔心颱風來襲牆壁受不住風吹,倒下來會傷家中年幼子女。由於未能如期搬入,他們需以近四萬元月租奧運站單位,計及供樓,每月支出達12萬元,並指發展商怠慢的處理手法令他們感到很大壓力。她擔心,由於單位保修期只有三年,現在單位狀況已不佳,萬一三年後牆壁真的塌下來,他們更加求助無門。

王先生質疑,發展商建鐵路上蓋項目時,有否把填海、鐵路等問題納入設計考慮,如有,相信不會出現這樣的質量問題。此外他認為這情況不只是一家一戶出現,相信整層或整幢樓的單位都會出事。記者曾拍門向鄰居查詢,鄰居亦表示單位出現類似裂縫情況,但出現在睡房位置。

新地稱不影響安全

新地方面回應指,磚牆裂紋可能是樓上及樓下單位,同時於9月中進行拆牆工程,帶來的震盪引致,並已聘請獨立結構工程顧問視察樓上樓下同一單位,未見有任何結構安全問題;裂縫出現於磚牆間隔上,而非結構組件,所以認為不影響單位或大廈結構安全。本報則先後邀請兩位資深驗樓師賴達明及詹濟南,分別評估有可能導致問題的原因(見另文)。

本報另外向一名建築師查詢,他指磚墻應不是結構牆,非結構磚牆產生斜向裂縫,是牆體受力不均所致;但此現象成因可能有多種,包括磚牆沙漿質量,磚牆自身冷縮熱脹,施工質量及牆體受結構框架牽引所致。除非結構框架出現裂縫,否則不能斷言大廈結構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