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社會運動未見平息,國際評級機構下調本港信貸評級,國際形象受損,外資來港營商態度轉審慎。資深工商舖代理認為,亂局下第四季整體商廈的租金將有最多下調10%的壓力、非核心區頂租個案浮現、小部份業主更願意共度時艱,推出免租期。
記者:黃朗鈞
社會運動持續三個多月,本月幾個評級機構接連宣佈將香港信貸評級下調一級,看淡對本港的營商環境。
信貸評級下調影響形象
中原(工商舖)寫字樓部高級資深分區營業董事何德成表示,信貸評級下調,一定影響外資公司進駐本港市場的意欲,始終這一類外資機構,是根據幾項大準則如租金、營業額、政治環境、信貸評級等因素,來衡量是否擴充。若信貸評級被下調,一定對本港市場的印象變差,部份未曾進駐香港的公司,亦有機會因此放棄來港的機會。
然而,現有的外資公司卻不會因為香港信貸評級被下調,而掀起頂租或棄租潮。何德成補充,這類外資機構普遍租用傳統甲級商廈,最着重合約精神,一旦簽定租約,大部份情況下他們仍然會履行租約條款。
隨着零售業刮起冷風,已經有商場業主主動為租客減租,相信此舉將逐步蔓延至商廈市場;商廈業主或許會推出一些免租期的過度優惠或直接減租,紓緩租戶壓力。如金鐘美國銀行中心一個面積約1,023方呎單位,最新叫租約75元,涉及月租約7.6萬餘元,較之前每呎叫租117元,減租36%;皇后大道中158至164號中層全層,最新叫租每呎65元,較原叫租72元減租近10%。
對於有傳中環甲廈租戶聯署要求業主減租,何德成認為只有小型機構願意冒這種風險,基於租用甲廈的租戶,大多數為外資大型金融公司,其品牌聲譽在行業影響力太大,若被傳出要求業主減租,客戶會質疑其公司的營運能力,繼而疏遠來往,商業形象一下清袋,這種風險成本太高昂;即使要求亦只有單一租戶要求,而不是數間租戶一同聯署。
租戶或遷離核心區減成本
何德成預計,在社會運動持續下,甲廈租金有機會在第四季再跌5至10%,而目前營商環境轉差,非核心區商廈頂租個案明顯增加,租戶相繼轉投一些優質的共享工作空間機構落腳。
何並指目前市況太亂,有些機構未看清現時局勢,寧願搬走或叫停簽訂新租約,或租用租金較低,租期可短至一季的共享工作空間以作過度。隨着租賃需求持續轉弱,企業暫緩擴張,部份租戶遷離核心區減低租金成本,核心區商廈的空置率料進一步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