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拒自認中國人 梁美芬賴教育

年輕人拒自認中國人 梁美芬賴教育

【本報訊】明天是中共建政70周年,香港的「國慶」氣氛冷淡,大多數港人亦不自認為「中國人」。港台節目《城市論壇》昨邀請多名嘉賓討論身份認同問題,港大學生會前會長孫曉嵐認為,港人抗拒中國人身份與最近反修例運動有關,政府處理示威手法與內地如出一轍;立法會議員梁美芬則又再歸咎教育問題。

孫曉嵐指出,多項調查都反映港人對中國人身份認同達至低水平,尤其年輕人對中國人身份越行越遠,近因一定與反修例事件有關。她批評現時很多具中國特色的事件已成為香港日常,例如警察像城管般毒打示威者、拘留期間用上酷刑及性暴力,叫示威者為曱甴、稱記者為黑記等,令港人感一國兩制不再存在。

同場的公民黨立法會議員陳淑莊亦認為,年輕人對自己國民身份自豪感長期處於低位,反映中國政府即使近年「畀好多甜頭」港人,仍買不到民心,又擬推行國教、逼人唱國歌,「係咪可以令年輕人俾你地洗腦?廿幾年做咗咁多嘢都不能改變」,認為有權力人士應真誠檢討。

學生:因恥與為伍


建制派梁美芬則認為,身份自豪感低的學生是中學教育出問題,稱不只通識科,「成個高中教育,將一科漫山遍野、教材咩都無,任啲老師去講,又確保唔到老師質素,已經22年」。梁又稱,民主發展若沒有法治,社會很恐怖,例如有人掟汽油彈,採取「私了」方式對付他人,「愛國愛港人士俾人打,(你們)一句都唔提」。

嶺南大學公共管治研究部主任李彭廣則認為,港人國民身份認同自2008年以後逐級而下,反映現有制度失效,暴力才派上用場,認為政府有需要改革。

節目中有不少中學生發言,有人批評警察由七警事件到今日不斷濫權濫暴,質疑梁美芬為何隻字不提。亦有學生質疑梁美芬將子女送到外國,「係咪外國教育可提升中國人身份?香港教育制度係咪可參考外國?」另一學生認為,港人是恥與中國人為伍,因中國出現很多不公義事件,人民質素低,故身份認同低。
■記者鍾雅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