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貿易戰】中美高層將在10月上旬展開第13輪高級別會晤,美國近月連打香港、台灣、新疆、西藏等人權牌後,特朗普政府擬再度出狠招首次考慮取消中國企業在美上市的資格。路透社及彭博社均引述多個消息指,特朗普正考慮迫令在美上市的中資企業退出美國市場,同時限制美國退休基金對中國投資,減少資金外流。消息一出,中國概念股一夜之間蒸發436億美元(3,418億港元)。美國經濟分析師分析指,此措施一旦實施將極具破壞力,對全球經濟投資造成嚴重影響。
路透社引述消息人士指,特朗普正認真考慮相關建議,迫令一些不合法規的中資企業退出美國股票市場。消息說:「現時政府正優先考慮相關建議,中國企業長期不服從於美國公眾公司會計監督委員會(PCAOB)的規管,上市的中國企業將危及美國投資者。」美國官員其中一個商討方向是考慮如何限制美國股票指數納入中資股的比重,限制美國資金透過政府養老基金投資中國市場。消息指,美方的做法主要是針對中國製造2025,尤其一些有軍方背景的企業、以及一些在新疆進行監控的公司,做法是防止美國資金流入中國,甚至變相支持中國打壓異己。彭博同樣引述消息指,特朗普現時對討論大開綠燈,但白宮未有任何決定或行動,亦未知是否可行。
華概念股蒸發3,418億
消息一出,在美國上市的阿里巴巴、騰訊、百度、京東、拼多多及中國咖啡品牌瑞幸咖啡應聲下跌2至5%,中國概念股一夜之間蒸發436億美元,其中阿里巴巴市值蒸發235億美元(1,842億港元),蒸發量在美股第一。美股一夜暴跌,納斯達克對此回應稱:「關鍵核心在於對所有符合上市要求的企業必須公平公正,能夠創造出一個有活力的市場,並為美國投資人提供多元化的投資機會。」
投資銀行首席投資總監Scott Brown分析指,有關政策若真正落實,將對商業投資環境帶來極大破壞,亦增加了市場的不穩。不過,他認為兩國將在10月進行貿易磋商,可能只是放風採取激進行動。彭博社認為,如果美國真的遏制向中國的投資組合,兩國經濟問題的將再升級,影響力將遠遠大於雙方數千億美元的關稅戰。他們認為,中國目前持有1.1萬億美元(8.6萬億港元)的美國國債,只會在最極端的情況下有可能拋售,但認為目前的機率近乎零。
議員促審計調查華企
中資上市公司(包括國企和民企)並非首次成為華府關注目標,美中經濟與安全審查委員會(USCC) 過去兩、三年也發表報告,集中研究赴美上市的中概股的上市狀況及對投資者造成影響。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與美國公眾公司會計監管委員會,去年12月列出224家審計有問題的中資企業;今年6月,有國會議員建議,要求在當地上市的中資企業必須接受審計調查,否則應被除牌。
路透社/彭博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