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鄭撤回條例和社區對話沒達到預期效果,如這些決定6月時做,我們就不會經歷三個多月來的抗爭。現在才撤回條例和對話,是因為社會訴求加了價,警隊濫權,勾結黑幫的事未解決,社會預期已改變了。
同一個「追不上預期」的理論,可以套用大學校長身上。為止暴制亂,所有能用的社會名流和社會資源都用上,大學校長有光環,自然要幫忙。無可否認,處理學生和政權關係最好的是鄭國漢校長,因為他不止第一個跟學生對話,校長能力職權範圍內頂住何君堯,更在7.21元朗恐襲後一星期主動跟學生重回元朗這個恐怖分子基地。做校長做到與學生同行,就馴服了一班同學。
鄭校長托高了個價,其他大學校長就相形見絀了。張翔最先跳出來譴責暴力,不必多說,被學生罵慘。其他院校還慢慢搞對話,好像遲了點吧?學生被警察欺上門,錢大康不知所措。更不用提我母校的段崇智,存在感是歷任中大校長最低。社會訴求會加價,有人會托價,趁社會預期未澎脹時做對的事,才最王道。
商業策略上非常精準
在社會混亂之際,新世界最先跳出來捐300萬呎地,針對低收入人士推動「創意社會屋」,成為幾日財經頭條。捐地這招在商業策略上非常精準,捐地不是新世界首創,但現在做時機剛好。之前講捐地,社會輿論會拉去講官商合營,然後就上綱上線至官商勾結。新世界這一着跟之前的捐地有所不同,時機做對了,地也是捐給社企,而且找本地年輕設計師規劃,間接創造就業機會,也讓項目更落地。
新世界農地儲備不是同行間第一、二多,但它是同行間第一個捐地,變相就有點像鄭國漢,趕上社會預期加價的步伐,順便在同行間托了價。它們捐了儲備約18%,如用同一比例做Benchmark,自己出了豉油,同行就要出雞了。既然他們第一個做,策略上就佔了First-mover advantage。當然David Webb對此做法略有意見,他的說法不是錯,但消息公佈後第二天股價跑贏大市,股東在自由市場投了票,算是擊倒他的質疑。都是那句,現在草木皆兵。凡是任何社會重要持份者,在這氣氛下,一定要承擔若干社會責任,尤其是趁社會預期未加價時,要盡快做對的事啊。
渾水
http://fb.com/muddydirtywa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