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KER小丑》7個關鍵詞

《JOKER小丑》7個關鍵詞

《JOKER小丑》肯定是今年最重要的電影。重要,不只因為首次有漫畫改編電影在國際影展獲頒最高殊榮,也因為十一年前希思萊杰的小丑,已近乎被公認為一次完美演繹,祖昆馮力士怎樣另闢蹊徑詮釋這個經典人物?不含劇透,以下7個關鍵詞,有助進入小丑的瘋癲宇宙。
撰文:月巴氏

Joaquin Phoenix

最關鍵的一個關鍵詞。《JOKER小丑》是祖昆馮力士人生中首次演出超級英雄漫畫改編電影,其實,Marvel一早向他招手,接替愛德華諾頓飾演變形俠醫或奇異博士,但他統統推了,原因是,他好介意重複演繹同一角色。肯演小丑,全因一早講明,只此一次冇續集。

接這部戲還有另一重意義。祖昆是個對演戲極度嚴肅認真的人,一直想透過演繹某一角色,做一次case study,鑽挖一個他者的內心,所以在拍攝過程裏,祖昆一直在摸索Arthur的精神狀態,而不是單純按劇本預設交功課就算,事實上,劇本也是邊拍邊寫的。

Todd Phillips

杜德菲力斯是誰?有理由相信唔係咁多人立即噏到佢拍過乜。

他首齣編導作品竟然是《四仔旅行團》!之後所寫所拍的,例如《警網雙雄》、《波叔出城》、《醉爆伴郎團》三部曲等,統統是癲喪笑片,所以實在好難想像他會拍這麼一齣嚴肅的《JOKER小丑》。

當初電影公司老闆一心諗住搵里安納度狄卡比奧做小丑,但杜德菲力斯由一開始已堅持祖昆馮力士才是最理想人選。他構思小丑時有個大前提:不是要祖昆代入漫畫世界中的小丑,而是要將小丑融入祖昆本人。

Martin Scorsese

返本歸初,馬田史高西斯的確擔任監製,後來因要拍《The Irishman》而退出,但杜德菲力斯講到明,史高西斯三齣經典作品深深影響了《JOKER小丑》,分別是《的士司機》、《狂牛》以及《喜劇之王》(圖)。當年上映時票房失利的《喜劇之王》,描述由羅拔迪尼路飾演的Rupert Pupkin,一直渴望成為棟篤笑表演者,無奈找不到方法出道,決定綁架一個著名talk show主持……這個平凡人,影響了小丑原身Arthur的構成。

Batman:The Killing Joke

小丑早在1940年誕生,但他的身世從來沒一個詳細說法。直至1988年Graphic Novel《蝙蝠俠:致命玩笑》,透過小丑憶述交代成魔之路:本是工程師,一直想做喜劇演員,毅然辭工,點知極不成功,冇錢交租,老婆又就嚟生得……就在他經歷了人生中一個徹底的「bad day」後,他崩潰了,並讓潛藏內心的「惡」支配自己……這個由阿倫摩爾編寫的小丑前傳,已被公認為小丑身世的正確說法,當日基斯杜化路倫拍《黑夜之神》,也要希思萊杰先細閱這本《致命玩笑》,揣摩小丑。

杜德菲力斯自然有睇過《致命玩笑》,但他強調,他所寫的小丑,是原創的,力求寫出一個會出現在真實殘酷世界的人——仲有,他最不能接受小丑跌落化學池搞到成身膚色變白的原始設定,太不真實了。

Thomas Wayne

Bruce Wayne老竇。在過去的電影,他只會在一個scene出現:在後巷被槍殺。而我們對他的認知一直也停留於:1.全葛咸城最有米的人;2.大慈善家;3.他的死,成為Bruce揮之不去的心理陰影。《JOKER小丑》對Thomas Wayne作出頗顛覆的設定,這設定也加深了小丑與蝙蝠俠的羈絆。

Laugh

積尼高遜和希思萊杰的小丑都會笑,不笑,就不是小丑。祖昆馮力士的小丑一樣笑,而且分layer:因病而失控喪笑、為融入社會牽強發笑、為自己的人生而苦笑,以及到最後,終看透塵世的瘋狂隨心所欲地笑。祖昆馮力士用不同的笑來詮釋小丑,認真程度唔講得笑。

DC Black

祖昆版的小丑只此一次,換言之,日後由羅拔柏迪臣飾演的蝙蝠俠將不會遇上他。電影成功,衍生了一個新系列「DC Black」,用較dark手法拍攝DC漫畫人物電影。都好嘅,不再逼自己去死跟Marvel,急就章地建構一個DC電影宇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