謙卑和義氣,都不是用來講,是要做的。
解決問題和求出路,都一樣。
就算有了路,你仍然talk the talk,不是walk the walk,等於無路。
就算有了路,路難行,路不通,你願意和有能力開路嗎?有些路,不是現成的,需要意志和能力去開拓。能開嗎?
百萬求一路,政府的形象工程job,沒有廣告公司肯做,點解?
沒有廣告公司肯接的客,不是產品太差太爛,就是接了對公司的損害太大太衰。更重要是Good advertising kills a bad product,客戶的品牌/服務太差,廣告做得好,等同送客戶上路,死快啲。
古今廣告史上,當然有過連狗行過也嗅兩嗅便不願碰的廣告工程,其中一個教科書典型案例,是歐洲某大火車企業。大job大客大生意,無人問津。
後來終於有一間著名廣告公司雖千萬人它一試,約了火車企業的管理層來公司傾談收brief。大客戶來到,廣告公司沒流着口水倒屣相迎竟未能接待,更要他們在會客室稍候。然後一等,再等。
等了大半小時後,廣告人來了,大客戶火了:「有冇搞錯!啲咖啡仲要唔熱嘅!」廣告人好整以暇:「冇錯,你們的火車,經常誤點,又以凍了的咖啡奉客,如不先改善服務,乜形象都唔使做,冇得做。」
先斷症,能覺悟,肯改變,才有得做。否則,什麼都是空談。
百萬求一路,不必了,我送給你,就四個字:Do the right things。
3個多月以來,暴未止亂未制,因為政府一直在do the wrong things,令亂局更亂、暴力更暴。要覺悟,是認清錯在哪裏。
香港在生病,治理香港的方法,這些日子下的藥,用「鎮壓」,用黑警,用濫捕濫暴,反自由反人權反法治反人道。效果如何,有目共睹。這樣做,係唔會令香港人驚㗎。
民意如水,能載舟覆舟,水漲了沸了,不疏導,卻封殺,如何排洪。
藥到病不除,且病症更重,即是下錯藥,你還不換藥,還下更重的錯藥錯下去,點會好?病人如有得揀,要換藥換醫生,冇得揀,唯有排斥錯藥,掙扎求存。
Right things,很簡單,五大訴求,缺一不可。Right things,更重要是五大訴求背後的意義。
反送中,反的不是遣返逃犯,反的是不公平審訊,莫須有罪名,偽法治、真軍法統治;是反被消失、被虐打、被違反人權。現在不必送中,在香港都已吃齊中國式不公義全餐了。更證明了當初的恐懼和戒心是對的。
反送中和五大訴求,爭取的都是公義和真相,就是Right things。
撤回條例,是正確。惡法逼民反,如果自衛殺人可以,自衛抗爭一樣無罪。撤暴動定性、放義士、獨立調查都是求公義和真相,真雙普選更是還債,償還橫手DQ、改議事規則、種票、一國兩制彈票的公義。
哈佛大學校長Drew Gilpin Faust兩年前給四年後、2021年畢業的學生致開幕辭,說教育的真正最高目的,是確保學生「能辨別有人在胡說八道」(to ensure that graduates can recognize when "someone is talking rot")。大學是關於"knowledge and the pursuit of truth. We believe in facts and in the power of the human mind to ascertain them"。
公民質素離不開認清rot和真。如今香港亂世有幾多rot、幾多真,搞清楚,再撥亂反正,唯此一途。
現在警務處每張嘴,開口都是rot,尤其近日副處長劉業成,更是rot中之rot,廢中最廢,把警抹黑的,是黑警自己,別人做不來。不是我說的,是偉大的鄧小平領導說過:「一聽到群眾有一點議論,尤其是尖銳一點的議論,就要追查所謂『政治背景』、所謂『政治謠言』,就要立案,『進行打擊壓制』的做法, 是軟弱的表現,是神經衰弱的表現。更說群眾有氣就要出,我們要『使他們有意見就能提,有氣就能出』」,此為做對的事情。
在1978年的第十一屆三中全會,鄧小平說過「要相信絕大多數群眾有判斷是非的能力。一個革命政黨,就怕聽不到人民的聲音,最可怕的是鴉雀無聲。」
林鄭你不必去任何對話平台,李嘉誠先生已說過,民眾的聲音,已經「震耳欲聾」,你不是聽唔到,是唔肯做,或做不來。
亂局可以擺平,看意志和能力了。說有人攪局,在這三個月最得益、最享受的人,一定不是香港人、不是林鄭、不是阿爺吧。
想解決問題,很簡單,鄧小平教了你,香港人都教了你,一百萬元的答案,我送給你,4個字:Do the right things。完。
IG:budmingbudming
FB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BudmingBudm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