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人正經歷白色恐怖,搭港鐵有機會忽然被陌生人指跳閘而毆打,身上只要有三張八達通,就會成為警察拘捕的理由。不但用索帶將年僅十二歲男童的雙手綑綁,更喝令他蹲下,三個月來超過千人被捕,還有新屋嶺拘留所酷刑虐打,一次又一次無差別攻擊地鐵乘客,政府卻指一直未見重大傷亡,按國際標準,是頗為表現出色的,政府堅稱警暴未有任何死亡個案,但又奇怪突然每天出現屍體發現案,一切恍如平行時空,存在兩個香港。
今天介紹一本關於白色恐怖的繪本,是台灣真人真事改編,書名叫《說好不要哭》,作者吳易蓁,插畫師謝璧卉。
故事主角是海豚東東,他最喜歡旅行,夢想可以環遊世界。有一天,他游到一座美麗的小島,被島上美麗的風景吸引,不想離開。然而,小島岸邊的一場大火,卻讓他被關進籠子裏,好久都見不到親人,作者利用海豚母子隔着鐵籠相會的畫面,為主人翁陳欽生的故事拉開序幕。
大馬男生冤獄 台灣飽受酷刑
陳欽生悲劇始於1967年從馬來西亞到台灣就讀成功大學化工系,按原定計劃在畢業後赴英國利物浦大學深造,未料到1971年台南市發生了美國新聞處爆炸案,他無端被捲入事件,雖證實與爆炸案無關,卻仍被扣上參與共產黨活動罪名,竟然判了12年監禁。當時警察對他嚴刑逼供,飽受凌虐,這名在台灣舉目無親的大學生,曾三次自殺未遂,自此過着自我封閉的生活。
因為兒子突然失去聯絡,母親於是從馬來西亞獨自到台灣尋找,最後知道兒子成了政治犯。幾經打聽輾轉去到綠島監獄,陳欽生見到媽媽,激動不已,正想流淚,但他強忍着淚水,因為兩人都知道,如果對泣,將會白白浪費了這相見的機會,連甚麼話也說不到,在這短短的七、八分鐘裏,母子倆你眼瞪我眼,努力看着對方,陳欽生答應母親說:「我會活着回來!」最後1987年台灣解嚴後,陳終於在翌年回到了故鄉馬來西亞,這條回家的路,一走就是20年光景。
白色恐怖籠罩 民主進程倒退
台灣完成民主化,翻過了白色恐怖一頁,當年的受難者,終於可以站起來,向台灣的孩子講述甚麼是政治迫害及人權、自由的重要。香港,究竟到甚麼時候才可以公開在學校向孩子講述新屋嶺酷刑,八三一太子站警察濫暴,要到甚麼時候才可以翻過這一頁?白色恐怖籠罩香港社會整整三個月,造成民眾心理出現集體創傷,究竟可以何時平復,任誰也未有定案,這條路,會是廿年嗎?一場政治風暴,將整個地方推向懸崖邊緣,百萬民眾上街抗議,當局罔顧民意,以各種暴力方式鎮壓,試圖回復秩序。在白色恐怖下,有人幸災樂禍說:「民主不能當飯吃,才不要搞亂收成期!」更有人說這小島發生的風波純屬內政問題,我們絕不能照搬西方的那一套云云。香港,已經倒退到有飯吃有錢賺就等如有人權的地步。
當一個地方簡單如「加油」、「支持」都變成敏感詞,被當地執行思想監控的互聯網封殺,你還相信這些人給予大家的承諾?小島其實早已不再是「一國兩制」,而是「一國控制」了。人家用了157年把一個小漁村變成國際金融中心,掌權者只用了22年就可以把她變回小漁村,證明權力若不受人民制約,其破壞性有多可怕!
撰文:鄺穎萱
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