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網絡上看到一則令我印象非常深刻的消息:美國麥當勞舉辦慈善活動,透過售賣「巨無霸」為癌病兒童籌款;活動當天,其主要競爭對手、另一家美式連銷快餐店漢堡王宣佈停售其招牌漢堡「華堡」,希望藉此刺激巨無霸的銷量,籌得更多善款。
競爭對手,不一定要互相攻擊,類似的故事在體壇亦有不少。年前因白血病離世的著名NBA場邊記者沙格能於職業生涯尾段首次參與總決賽的採訪工作,就是一例。
相信不少球迷都知道美國NBA的電視轉播權由幾家機構共同持有,那一條頻道播放那一系列的比賽,分配清楚;沙格效力的TNT多年來都沒有總決賽轉播權,故此入行三十多年來,這名以衣着色彩斑斕著稱的資深體育新聞從業員始終與冠軍戰緣慳。他也曾公開說過這是個遺憾。
沙格抗癌的故事,籃球迷想必清楚:他於確診患病後曾暫別球場,於完成療程後重回工作崗位,以往略胖的他瘦了好幾圈。為了一圓這名抗癌勇士的心願,負責製作NBA總決賽電視直播的ESPN就與TNT達成協議,讓沙格於2016年總決賽第6戰破天荒加入ESPN的採訪團隊;入行34年,沙格終於首次踏上總決賽的場邊地板。
同行,未必如敵國,有時單純地成就一件好事,放下一些形式上的堅持,就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態度反映高度,如費達拿與拿度、李宗偉與林丹、C朗與美斯——你們可曾見過他們互相攻擊的?漢堡王可與麥當勞共襄善舉;汽車寶馬生日那天,平治也可發文道賀。胸襟,就是高度的另一指標。當然,這可以說成是一個漂亮的宣傳公關手段,想條絕橋當然困難,但要找個有如此胸襟的主事者,才是最難。
伍家謙
多媒體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