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開學後,反修例風暴的風眼會捲入學校。國慶臨近,不少學校都決定取消升旗禮,特首林鄭月娥說「恐怕會帶出不正確訊息」,教育局更嚴詞批評此舉將國家觀念、國民身分的誤解合理化,對不尊重國旗的學生「聽之任之」。
學校決定取消升旗禮,固然面對一定壓力,但若堅持進行,後果更難預料。此刻學生熱血沸騰,升旗時做出怎樣的集體行為動作,全在老師控制之外。萬一對國旗做出不敬之舉,被人拍片傳開,學校因此「揚名」,校監校長甚至家長都未必樂見。嚴懲學生,又會引來更大反響。
我只是旁觀者,也覺校長非常難為。除了管教學生,還要駕馭教師團隊。早前兩老師在社交媒體的仇警言論,不只影響個人事業,也令學校受壓。最近有老師把對警隊看法化為測驗卷題目,又是衝動之舉。
國慶臨近,聞說深圳河以北已是旗海飄揚,一河之隔的香港,有關的佈置並不多見。既然政府都低調處理,升旗儀式也移到室內進行,就不要再逼迫學校了。學校面對的政治張力不比政府小,教師學生以外還有校友、家長,甚至附近的街坊、不知從哪裏來的護旗手,隨時都起爭端。與「提升國民意識」這個長遠目標相比,學生安全是更重要和即時的考慮。
當然,教育局目前也是四面楚歌,一個強硬的聲明,或許只是自保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