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是不講 - 邁克

我就是不講 - 邁克

一如所料,林鄭搞對話騷徹頭徹尾得個搞字,你有你疾言厲色佢有佢置若罔聞,毫無誠意和市民交流,那副苦瓜面口不折不扣鬼見愁,片酬與演技完全不成正比,仲話要搞足一萬場,媽媽咪呀,簡直勞民傷財浪費時間。不論什麼場合都有本事在張愛玲珠寶箱找到相關首飾炫耀的我,馬上想起她晚期一篇短短的散文《笑紋》,一九九四為慶祝《皇冠》雜誌創刊四十周年的應酬文章,結果連《皇冠》自己出版的典藏版散文集也漏了收輯,一般讀者應該沒有看過。開頭一段,港胞必須轉台以國語朗誦方能領略精妙:「一九七零年間我在《皇冠》上看見一則笑話,是實事,雖然沒有人名與政府機關名稱等細節。這人打電話去,問部長可在,請部長聽電話。對方答道:『我就是不講。』這人再三懇求,還是答說:『我就是不講。』急了跟他理論,依舊得到同一答覆:『我就是不講。』鬧了半天才明白過來他就是部長。」

看,重要的話果然要講三次!假如閣下國語稍欠靈光,請勿自卑自責,張女士比你好不了多少:「我看了大笑不止,笑得直不起腰來,此後足有十幾年,一想起來就笑得眼淚出。我自己從前學生時代因為不會說上海話,國語也不夠標準,在學校裏飽受歧視,但是照樣笑人家。」至於彩蛋,不但有而且合時合候:「不論高乘幽默還是淺薄無聊,都源自笑人踏了香蕉皮跌一跤這基本喜劇局面。雖說『謔而不虐』,『謔』字從『言』從『虐』,也就是用語言表現的精神虐待。倉頡造字就彷彿已經深明古希臘『喜劇是惡意的』這定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