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眾院受理表決《人權法》

美眾院受理表決《人權法》

【絕不袖手】
【本報訊】《香港人權及民主法案》於香港時間昨晚深夜在美國參眾兩院外交關係及外交事務委員會審議,並獲眾議院受理,有外媒報道,美國國會最快下星期可以就《法案》表決。美國眾議院外交事務委員會主席艾略特.恩格爾(Rep. Eliot L. Engel)在會上發言時,直斥中共試圖破壞香港自由與自治,指眾議院外交事務委員會絕不會袖手旁觀。
記者梁穎妍華盛頓報道

參眾兩院外交關係及外交事務委員會於香港時間深夜開會,處理包括《香港人權及民主法案》在內三條針對香港法案,主席艾略特.恩格爾在會上首先發言,直言過去數月一直觀察香港人英勇抗爭,對於中共試圖破壞香港自由與自治,「讓我明確地表明,眾議院外交事務委員會不會袖手旁觀」,又表示會議將討論針對香港情況的有力措施,包括《香港人權及民主法案》及《保護香港法案》,「很高興今天有很多好措施,顯示我們在這關鍵時刻對香港人的支持」。

據美國之音報道,美國國會最快下星期可以就兩條涉及香港的法案,包括《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容許華府制裁壓制香港自由和人權的官員;以及禁止向香港警方出售催淚彈等人群管理裝備的《保護香港法案》,報道指兩個法案都獲得大多數議員支持。

將賦權國會審視違法案者

參眾兩院外交關係及外交事務委員會亦會討論相關修訂,本身是大律師的蔡騏擔任新成立的美國港人組織「Hong Kong Democracy Council(HKDC)」諮詢委員會委員,現於美國工作的他上周到華盛頓出席HKDC成立儀式。他接受《蘋果》訪問時指,不認同外界指《香港人權及民主法案》是為《美國—香港政策法》「減辣」,而是相反:「其實係喺佢(政策法)之上加上新措施上去令美國國會、行政(部門)更大權力去審視同制裁,違反政策法或人權民主法(的人)」。

包括法政匯思在內的香港專業團體早前就《法案》有三大建議修訂,蔡形容建議是「加辣之上再加辣」,首先是將2014年示威活動被捕的人士在申請美國簽證時不會被拒絕的保障,延伸至涵蓋包括今年的反修例運動,其次是將制裁對象由針對涉及銅鑼灣書店事件、《新維月刊》事件或將其他異見人士移交內地的人士,擴大至一切打壓香港人權及民主自由的人士,最後是將制裁機制擴闊至凍結涉事人的公司及家人,避免當事人將資產隱蔽後逃避制裁。

蔡騏:選舉主任DQ可受罰

然而,外界預期制裁機制能對打壓香港民主及人權的人起阻嚇作用,蔡騏表示,實施制裁前提是掌握具體理據,「唔可以無端端話冇任何理據,或者靠唔係好solid evidence(確鑿證據)就制裁人」,故國務卿撰寫報告為制裁定下基礎,制裁亦能對限制香港民主、自由發展的官員產生壓力,認為若條文指明任何違反國際人權公約或者違反人權法的人都可被納入制裁名單,則以政治立場DQ候選人的選舉主任,以及使用暴力的警察都可能會受制裁。

另外,主管東亞太平洋事務的美國助理國務卿史迪威,昨日亦反駁北京指美國在幕後操控香港反送中運動說法,批評中方從未提出相關證據,所謂的「黑手」根本不存在,認為港人上街示威,是因為北京一直削弱一國兩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