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民稱見警可疑徘徊荃灣翌日現浮屍

網民稱見警可疑徘徊
荃灣翌日現浮屍

【全城熱議】
【本報訊】荃灣柏傲灣對開海面昨晨發現一名男性浮屍,由於前一天曾有網民報料目睹警員現身附近視察,再次引發公眾對港警殺害抗爭者再棄屍的疑雲。自上月底爆出港鐵太子站及新屋嶺有示威者「被失蹤」後,連日多宗自殺案件均引來網民高度關注。雖然警方多番澄清,仍無法釋除公眾疑慮。學者指出,警方屢被踢爆公然講大話,誠信已破產,澄清闢謠只變越描越黑,成為警方自毀專業下,對香港社會最先浮現的壞影響。
記者:梁澤岡 蔡少玲 陳珏明

消防及警方昨日早上10時許接報,荃灣海濱公園近柏傲灣對開海面,一名男子在海中懷疑遇溺,救援人員把男子救回岸上後,發現事主身體表面無明顯傷痕、身體僵硬,但已沒呼吸及心跳,口鼻有血水滲出,救護員證實他死亡。警方指事件沒可疑,死因有待驗屍確定。

身穿黑衣的死者與示威者裝束相近,惹起網民討論是否「被自殺」。

荃灣柏傲灣對開海面昨發現浮屍,死者被打撈上岸時,雙手握緊拳頭呈「L」形狀態。

警方以帳篷遮蓋死者,下方一直有血水滲出。

死者涉電騙 家屬稱自殺

案發現場引來街坊圍觀,網上議論紛紛,因之前一日有網民在連登討論區報料,預告在「荃灣麗城、深井、青龍頭一帶可能將有屍體發現」,又指疑有三輛警方私家車曾到汀九海美灣附近,多名便衣警行為可疑「探望海灣」,更附上三個車牌資料,惟稱因不方便拍攝故未有照片提供。翌日不幸言中,浮屍在聲稱地址一公里多外出現。

網民透過現場圍觀市民拍下的照片,質疑事件多處不尋常,包括事主雙手一直伸直疑似握緊拳頭;蓋着死者的帳篷旁有血水流出,非一般溺斃者常見。不過,警方調查及死者親友透露的資料,似乎可釋除疑團。死者是28歲的郭啟訓,涉及2017年一宗電話行騙案件,與另一名被告同被控串謀行騙及洗黑錢等逾20罪,案件昨晨於區域法院首次提訊,惟郭未有到庭,亦沒派律師代表現身,法官最後宣佈發出拘捕令通緝他歸案。

郭與家人住在葵芳邨,一名叫Kaman女子昨在fb透露是郭的女友,最後一次見對方是前晚11時,兩人分別後男方沒返家。她不知對方有自殺意圖及在哪自殺,「如果知道一定會阻止!」她又向記者展示兩人最後的WhatsApp內容,顯示昨凌晨4時,郭着她「好好活着,搵個好男人」,她昨晨8時看到後即趕到男友住處,發現兩封遺書,內容大致是「睇完呢封信,我同你真真正正分離,唔好喊,天下無不散之筵席」,於是立即到葵涌警署報案。

事主親友及Kaman之後到案發現場認屍,有家屬希望街坊停止拍攝,又指死者只是自殺,「我都係反送中㗎,尊重吓家人啦」。Kaman又向圍觀人士大叫「唔關五大訴求事」。她解釋,當時聽到有人說「又一個被自殺」,她和郭的家人不想事件被任何一方利用。警方稱,前日無派員到海美灣調查,網民所指的車輛亦非警察車輛或警察租用車輛。

市民致祭 「警隊誠信破產」

雖然如此,昨晚仍有網民發起到現場拜祭悼念,「盼手足安息 還手足真相」。市民陳小姐覺得,種種迹象反映事件有很多疑點,不相信警方「無疑點」一說。另一人指近日有多宗自殺案,惟政府、警方和港鐵等都迴避解釋,導致社會不安累積,擔憂這股不安將以難以想象的形式爆發。

理工大學應用社會科學系助理教授鍾劍華認為,事件反映公眾對政府及警方失去信任,「就算冇實在證據,都寧願唔信警方,政府已經冇晒管治權威」。他又稱,「警察4點個記者會,每次都講大話,仲係講好唔公平嘅大話」,他認為數月前不會有人相信警察打死人再棄屍,「但家陣大家信」,加上一直堅持在太子站外悼念,反映警方誠信徹底破產,「特首可以換,但警隊冇得換,今次政治風波就算平息,想大家對警隊回復信心都好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