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局視而不見「失獨家庭」孤苦無助

當局視而不見
「失獨家庭」孤苦無助

「計劃生育好,政府來養老」這口號過去家喻戶曉,但對全國逾百萬計的失獨家庭(失去獨生子女、無法再生育的家庭)卻相當諷刺。四川地震遇難學生家長劉玉婷尚未走出喪子之痛,同時與一些失獨父母爭取提高養老待遇,但政府一直無回應。她批評:「當初承諾政府幫養老,我們響應(一胎化)號召了,你們(政府)現在不管了?」

一胎化政策逐漸淡出視野,失獨家庭的痛苦未因此消失,他們在精神、經濟上往往孤獨無助。來自河南的劉玉婷多年前離婚,獨力帶着兒子袁勇到四川生活,不料2008年一場地震令母子陰陽相隔。她憶述,當年趕到學校時,整個教學樓已變廢墟,連兒子屍體也找不到。幾天內找遍綿陽、成都市的醫院,日思夜念的愛兒竟已成骨灰,留下的只有火化前的遺照。「那時天氣很熱,死了就統一火化,他們拿到火葬場就拍個照」。袁勇已算幸運的一批,因後來的死者連照片都沒有。

她之後在四川住了三年,就豆腐渣問題也足足上訪三年,法院、政府通通不接案。有官員私下告知她,指中央已定性豆腐渣工程是面子問題,沒辦法處理。她最終因經濟困難被迫返鄉,「定性之後(我)感覺一切都沒有意義了,對任何事情都萬念俱灰」。

劉玉婷

年過半百的失獨父母不但失去子女,還面臨貧病交加。

促提高養老待遇未獲回應

近年她加入當地的失獨者群體,連同其他家長上訪要求處理失獨者養老問題。當中貧病交加、病到走不動的有之,唯獨53歲的她最年輕。這個群體大多數擔心一旦生病,無家屬為他們簽字,孤獨死無人知曉的、活得生不如死的也大有人在,她所在的微信群裏沒有失獨者能入住敬老院。可惜上訪多次,最終只換來「會向上級報告」等官僚式回應。

雖然當地每月有800元人民幣(下同,約884港元)補貼,加上每年一筆過發放的補助金,但入住老人院每月3,000元(約3,316港元),加上醫療方面難以估計的支出,長病老人家實難以負擔。「看到他們太困難了,他們的今天就是我的明天」,劉慨嘆道。「有的父母逢年過節,看到別人的孩子都不舒服」。

像劉玉婷一類的失獨家庭,全國老齡辦2013年曾公佈有逾百萬,易富賢則推算中國料有1,000萬失獨家庭。但他認為,國家應以貧困的角度進行補貼,若是納入國家行政補償,是對昔日因超生而罰款的納稅人造成不公平,等同是「二次罰款」。
■記者沈燕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