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香港人會輸 想買個島一齊走

感香港人會輸 想買個島一齊走

若整個反送中運動是一條拋物線,對方仲賢而言,7月1日,示威者首次佔領立法會就是高峯,甚至是階段勝利。但高峯過後換來膠着,持久消耗戰不易打,「坦白講,我係覺得會輸」。方仲賢思考4秒,不太情願地承認:「輸在香港人放棄。」

繼續抗爭 願意同行

拋物線上升的速度比方仲賢想像快,本以為6月9日是死線,萬萬想不到抗爭路線延續至今。見證着7月1日立法會變天,方仲賢和所有香港人一樣激動:「香港人覺得最驕傲、抗爭者歷史上最輝煌一頁。」由2014年談論至今的本土抗爭里程碑終於落實。

階段勝利的背後,卻是悲慘一頁,當晚在議事廳內、唯一拉低口罩發表宣言的示威者梁繼平及其他人相繼流亡海外。方仲賢形容,他們「比香港人更香港人」,偏偏遭世界遺忘,只有等待港人同心向政權發出致命一擊:「我哋只要贏一次,就有翻身機會。」

拋物線其後開始向下,漸漸貼近X軸(x-axis)。方仲賢說,9月初的三罷功效未能彰顯,和理非抗爭方法失效,香港人,好像疲倦了,包括他自己。輸的後果無人能估計。「你哋有冇認真考慮過移民?」記者問。

「有,6月12號我已經諗緊,直到7.1,更加有呢個決心。」方媽媽肯定地說,惟兒子一直心繫香港,因此未有行動。她說移民只為留後路:「唔到最後一刻,我哋冇咗一國兩制,係唔會走。我哋唔想丟低任何一個香港人。」

「當然有諗過,但係我想買個島,一齊走。」這是方仲賢的答案,不是開玩笑。「留喺度係因為香港人,同舟共濟,你冇理由自己一個離船。咁樣係唔公道,亦過唔到自己良心。」

拋物線能否止跌回升,似乎要靠掌線的香港人,方仲賢願意同行:「如果大家希望繼續抗爭,我都會。」反之,若真的要走,他想和香港人一起「買個島,一齊走。要走,一齊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