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量採購」招標揭盅藥股大玩過山車

「帶量採購」招標揭盅
藥股大玩過山車

【本報訊】內地第二輪藥物「帶量採購」招標結果於昨日揭曉。市場擔心再次出現劈價戰,主打仿製藥的中生製藥(1177)及石藥(1093)早段沽壓沉重,分別最多挫約8%及5%,惟在價格陸續公佈後,兩者即呈V彈,石藥更成最佳藍籌股。有分析指,市場會逐漸消化藥物劈價陰霾,對政策風險的波動會降低,看好板塊龍頭中長線走勢。
記者:李芷珊

是次採購共有79間藥企參與報價,涉及139個藥物品種。中生製藥有四種藥物中標,包括鎮痛藥「氟比洛芬酯」,較上次採購輕微跌價0.32%,為兩間中標企業之一;預防心血管疾病藥「瑞舒伐他汀」,較上次劈逾60%,為三間中標企業之一。而兩種治癌藥「吉非尼替片」及「伊馬替尼」,中生製藥分別以較上一輪劈價17.7%及6%奪得。不過,於肝藥有領導地位的中生製藥,在其中一隻治療乙型肝炎的藥物「恩替卡韋」招標中落選,或對其收入造成重大影響。該藥的降價幅度達70.6%。

石藥中標防中風藥「氯吡格雷」,較首輪劈價23%。瀚森製藥(3692)旗下的豪森同樣在「伊馬替尼」奪標,近乎沒有劈價,並中標一隻精神分裂藥「奧氮平」,較首輪劈價35%。

「帶量採購」顧名思義是靠醫療機構集中大量採購藥物,以「量」作籌碼談判使藥物製造商減價,猶如團購下價格必跌的概念。仿製藥通過所謂「一致性評價」證明藥效與正牌的原研藥相符,就能以價低者取勝。與今年3月起實施的首輪帶量採購比較,第二輪容許最多三間藥企同時中標,避免集中風險;若果三間中標,採購周期延長至兩年。

有份參與報價的藥股昨普遍先跌後升,石藥揚8.5%,報16.26元;中生製藥升1.2%,報10.48元;瀚森升4.6%;麗珠醫藥(1513)升5.1%。

美銀美林發表報告稱,內地藥品「4+7」帶量採購擴至全國開標,相信措施會帶來較預期多的正面影響,並帶動近期醫療健康行業有好表現。該行預料,措施對龍頭藥企影響有限。

石藥及中生製藥獲看好

中民證券(香港)研究部董事黃偉豪表示,藥股在過去一個月已經炒上,故在是次重大消息公佈前,先遭拋售。他指,中生製藥雖然失落恩替卡韋,但市場反認為是好事,「起碼唔使劈價劈得咁勁」,並指「資金夾返轉頭,回彈力特別強」。至於板塊前景,他認為,短期波動仍然較大,若投資者現階段入市要相對審慎,但料中長線個股走勢不差,「政策雖然有降價風險,但經歷兩次後,股市負面反應會減少」,看好石藥及中生製藥前景。

另外,港股終止六連跌,昨早高開後反覆爭持,收報26281點,升58點;H指報10271點,跌16點;成交752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