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月前Carmen開始積極備戰將於11月舉行的大型跑山比賽,但訓練不久後她開始感到膝關節後外側出現刺痛。Carmen開始接受物理治療,而且繼續嘗試練習。可是疼痛情況並沒有得到改善,於下山時症狀更會特別嚴重。最後她於運動創傷門診求醫。Carmen從來沒有膝關節的外傷病歷,於檢查時她的壓痛點在外側韌帶旁邊較後的膕肌腱位置。經過進一步的檢查後,我確診Carmen患上膝關節的膕肌腱炎。
膕肌腱位於膝關節的後方外側,由脛骨(小腿骨)近端的後方斜走向上並止於股骨(大腿骨)遠端的外側踝上。它的功能主要有三方面:第一,當膝關節從伸到最直的情況下開始彎曲時,膕肌腱的收縮能使脛骨內轉,以協助膝關節的彎曲。一旦膕肌腱出現問題,例如炎症、過度繃緊或撕裂的情況下,膝關節在彎曲時便可能出現疼痛或有「卡」響的感覺。第二,膕肌腱亦與旁邊的外側副韌帶和膕腓韌帶一起發揮作用,防止膝關節過度內翻或外旋的情況出現。第三,膕肌腱有輔助前後十字韌帶的功能,輔助維持膝關節的穩定性,特別是在登山下坡、急停和轉向的動作。
較常見引致膕肌腱受損的原因是過度運動勞損,如下山跑或需經常作轉向動作的運動,都會較容易引致膕肌腱炎。又或者,當膝關節前或後十字韌帶不穩時,膕肌腱需要承受更大的壓力,從而亦會引起損傷。患者在運動的時間,可能會於膝關節外側感到疼痛,當彎曲時亦可能會有「卡」響的情況出現。檢查時,膝關節後外側可能會有壓痛點。診斷亦應排除其他有相類似症狀的其他問題,例如膕繩肌、外側副韌帶或外側半月板的損傷。
治療膕肌腱炎主要是以非手術的方法,包括適當的休息和接受物理治療或短暫服用消炎藥,以上都能夠有助減低症狀。另外,亦應加強膕肌腱和周邊肌肉,例如膕繩肌和股四頭肌的肌肉力量訓練,並多進行拉筋伸展活動,有助減低症狀之餘,亦能減低復發的機會。
撰文:香港賽馬會運動醫學及健康科學中心總監容樹恒教授
隔周二刊出
想輕輕鬆鬆健康啲,記住留意健康蘋台
http://health.appledaily.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