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的「藍絲」 - 馮睎乾

法國的「藍絲」 - 馮睎乾

法國黃背心運動,有沒有像香港一樣,把社會撕裂成兩大陣營呢?答案當然是有。法國反對黃背心的群眾,並無特別名號,通常只叫「黃背心反對者」(anti-《gilets jaunes》),不妨視為法國版「藍絲」。

法國人為政見而跟家人同事爭吵,屢見不鮮,這方面和香港人沒什麼不同,有些對話更似曾相識,例如以下兩則,都是我在法國網媒上看到的。

一、去年尾,有黃背心反對者對上司說:「你認真㗎?個運動已經玩完,你醒吓啦。」上司立即嚴肅反駁:「要醒嗰個係你呀。唔抗爭,件事就唔會解決。」

二、男人是黃背心,女友則反黃,兩人爭執不斷,但他說決不後悔:「如果我哋唔出嚟反對政府,咁仲有邊個做?為咗法國,一定要做啲犧牲。」

互相指責對方「未醒」,或不獲伴侶諒解,在香港司空見慣,但你在香港跟上司政見不同,隨時可被革職,我十分懷疑有沒有藍絲夠膽叫上司「醒吓」。情侶間政見南轅北轍,香港人大概也會果斷分手。表面上法國人比較包容,但細心一想,港人較難忍受政見分歧,是因為港人的政治取態,較全面地反映他本身的智力、品格和個性。若兩人有政見差異,很可能代表各方面都有重大分歧,很難包容。

年初,法國人搞了場「紅絲巾」(foulards rouges)遊行,反對黃背心暴力,參與者頸上都繫一條紅絲巾。看到這裏,你一定想起香港那些烏煙瘴氣的撐警集會吧,但記者訪問紅巾阿伯,他有條不紊地說:「我不是反對黃背心,而是反對他們予人的形象(je ne suis pas contre les Gilets jaunes, je suis contre l'image qu'ils donnent),形象盡是暴力。」憑一句話,你已肯定他不是白衣人福建幫之流了。法國政府在五月也曾散播fake news,抹黑黃背心,但法國「藍絲」並未受騙,涉事官員也知錯能改,在翌日收回言論,跟羅范椒芬相比,立判優劣。

法國人若是藍絲,也是有獨立思想的藍絲,但在中國特區,且莫說藍絲有沒有思想,就連他是真藍偽藍,也成疑問,這大概就是文化差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