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總書記習近平上台後「國進民退」加劇,提出要構建「新型政商關係」,要求民營和外資企業加快成立基層黨組織。習曾主政全國民營經濟最發達的浙江省,近日省會杭州市祭出新招響應習號召,宣佈將抽調100名市政府官員進駐該市100間知名私企,包括阿里巴巴等,名義是作為「政府事務代表」,協調解決企業與政府間事務。分析指當局此舉為搜刮民膏新陰招;既防民企走資,同時加強監管企業稅務;有網民斥之為「公私合營」翻版。
浙江省政府網站「浙江在線」報道,杭州市政府9月20日舉行全面實施「新製造業」動員大會,會上發佈「新製造業計劃」,讓全市目標工業總產值到2025年前每年平均增長10%,當中包括推行「政府事務代表」制度。當局稱為更好服務企業,決定抽調100名部門幹部「試點」進駐首批100間重點企業,為期一年。當地多間納稅大戶被納入試點,包括電商巨頭阿里巴巴、吉利汽車及全國最大飲品製造商娃哈哈。
暗示將擴展至所有私企
官方稱這些駐企幹部將負責「反饋企業需求,幫助企業解決難題,當好企業服務專員和政企合作紐帶,提供高效優質政府服務」等。且這100間重點企業只是派駐官員的「第一批」,似乎預示未來所有私企都將有政府人員進駐。杭州市委書記周江勇強調,對照習近平指示,近年杭州市製造業發展明顯不足,「要堅持有為政府與有效市場完美結合」,要加強政府的保障工作,「讓企業在杭州有舞台、有地位、有奔頭」。
另外網上傳言指,在山西太原某區,當地政府開始「試點」,派駐會計接管私企的財務;試點過後將在全區執行。迹象顯示,地方政府逐步滲透和控制私企,可能是中共全國佈局的政策一部份。從去年開始,中共當局已強迫全國企業,包括私企甚至外資企業設立中共黨委,接受中共領導。
習近平在2016年3月出席全國政協會議分組討論時,首提及「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係」,「親」是指政府要坦蕩真誠與民企接觸解決困難,「清」是指民企老闆的關係要清白、純潔,「不能有貪心私心,不能以權謀私,不能搞權錢交易」。去年11月習主持召開民企座談會時再談到「新型政商關係」,強調地方官員「要積極作為、靠前服務,幫助解決實際困難」。
學者料中共財務現危機
杭州市「百官進駐百私企」計劃曝光後引輿論熱議。現居美國的異見學者韓連潮指,這是中共搜刮民膏的陰招。「很顯然,中共財務現危機,要進行新一輪搜刮民財運動,之前為民企紓困不過虛晃一槍,做大做強做優國企、削弱打壓民企是習新時代的主旋律!」有網民指:「要民企成立黨支部還不夠?直接派人插手民企了!」「以前都是偷偷摸摸來,現在是明目張膽地搶了?還是預熱新版的公私合營?」
浙江在線/《蘋果》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