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稅、黑名單、知識產權是關鍵

關稅、黑名單、知識產權是關鍵

中美貿易談判反覆不斷,本獲寄予厚望的副部級磋商也是失望收場。路透社分析,中美貿易談判仍面臨三大關鍵風險,分別是關稅、貿易黑名單及「知識產權與強迫技術轉移的問題」,讓貿易談判至今前景未明。

分析指中美貿易磋商的第一個風險是關稅。自2018年來,特朗普政府已對約2,500億美元(約1.95萬億港元)中國進口商品加徵25%關稅,中國也對約1,100億美元(約8,579億港元)美國進口商品加徵關稅。雖雙方目前都有所讓步,以展現善意,惟問題在於美國所威脅預定加徵的關稅,是否如期開徵。

其次是貿易黑名單與銷售禁令,特朗普把中國電訊設備商華為列入貿易黑名單戳痛了中國,這等同要各大企業與華為切斷關係。華為作為中國戰略級的「民營」企業,在談判進入深水區時,中國必定會將華為放上談判桌上,可預見兩國屆時會出現更深的磨擦。

顧問指特朗普非「靠嚇」

第三個風險是知識產權與強迫技術轉移的問題。中美談判於5月破裂前,雙方在強制技術轉移等敏感問題都取得空前的進展,惟中國其後推翻先前的承諾;多位消息人士稱,在保護知識產權等問題上,中國不容美國監督其立法及執法過程,導致談判破局。

特朗普外部貿易顧問白邦瑞曾表示,若雙方近期無法達成貿易協議,特朗普可能會繼續提高關稅,令局勢更為緊張,又強調特朗普不是「靠嚇」,因他還有牽涉到金融市場、華爾街的選項。
路透社/CN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