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權法審議】
【本報訊】《香港人權及民主法案》將在美國國會展開審議,參眾兩院的外交事務委員會將於美國時間下周三開始審議法案,屆時委員將就法案逐條審議,並就法案提出修訂,料下周完成討論。另法案條文料會修改,以確保反修例運動抗爭者若留有案底或被判囚,在申請美國簽證時不會被拒申請。新民黨立法會議員葉劉淑儀批評,今次赴美出席聽證會的人士並非選舉出來,不能代表香港人。
記者梁穎妍華盛頓報道
眾議院議長佩洛西及眾議院外交事務委員會主席恩格爾等日前共同召開記者會,表明會盡快審議《香港人權及民主法案》(下稱《法案》)。據最新議程,眾議院外交事務委員會及參議院外交關係委員會均將於下周三同日舉行會議,議程包括《法案》,屆時委員會將就《法案》逐條審議、討論、修改或補充。恩格爾日前亦已表示,下周委員會可完成討論。
葉劉指赴聽證會者非民選
據了解,眾議院外交事務委員會已就其版本達共識,參議院的外交關係委員會則有就內容改動協商,下周會在外交關係委員會亞太小組會再召開相關聽證會,但預期兩院委員會下周都可完成審議。
至於《法案》可能出現的改動,據了解,包括原先確保因參與2014年社會運動而留有案底或判囚人士,不會在申請美國簽證時因有關紀錄而被拒絕申請簽證的條文,或會更改,令涵蓋範圍延伸至今年反修例運動抗爭者,以及對香港自治情況檢視方面,或會有更具體的指標。
包括香港眾志秘書長黃之鋒在內的香港代表團於香港時間本周四凌晨再與參議院外交關係委員會閉門會面。有份與會、新成立的海外港組織HKDC總監朱牧民表示,預期委員會下周可通過法案,惟美國國會隨後會休會兩周,相信法案若下周未能即時在大會排期審議,則要待至10月中復會再審。
葉劉淑儀昨稱,出席美國聽證會的年輕人並非民選,不代表其他港人,發言誤導當地議員,令對方以為香港的人權自由受損。葉劉續指,希望美國國會議員多聽不同聲音,深入及中肯了解香港真實情況,「所以我都表示我願意去作證,如果美國國會邀請我」。她又認為,美國國會要修改有關法案,因港府已宣佈撤回《逃犯條例》修訂,當中有些條文實際亦難以執行,例如要求香港2020年實施普選以及對《基本法》23條立法設下條件等,但這是香港內部事務,美國不應干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