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內地自貿易戰以來,不斷推出救市措施以穩住經濟及各行業;人行宣佈降低一年期LPR利率,國務院亦提出《交通強國建設綱要》,但仍無助帶動港股回穩。恒指昨連跌第五日,大市方向欠奉。有分析指,中央不斷有措施出台是利好消息,而措施主要針對有穩定現金流的基建交通亦為理智做法。
記者:李海澄
港股昨高開63點後,其後倒跌並反覆向下,最低見26410點。恒指最終收報26435點,跌33點或0.1%,創8月1日以來收市新高;H指報10375點,插9點或0.1%;主板成交943億元,創兩周高位。恒指本周累跌917點或3.4%;H指本周累挫312點或2.9%。
一年期LPR減5點子
內地公佈一年期LPR(貸款市場報價利率)減少5點子至4.2%;五年期利率則維持4.85%不變,符市場預期。此外,國務院昨亦發佈《交通強國建設綱要》,提出發展共用交通,及高智能物流營運模式,並加入北斗衞星導航系統應用,料2020年達成「十三五」的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發展規劃目標。消息帶動基建及鐵路股全線造好,中交建(1800)升6.3%,報6.7元,創一個月新高;中鐵(390)揚3.4%,報5.2元;中鐵建(1186)漲3.4%;中車(1766)及鐵建裝備(1786)分別升3.4%及3%。
ING銀行大中華經濟師彭藹嬈表示,是次LPR利率下降,結合早前宣佈的降準、未來針對性降準及減息,對市場尤其是債券是利好消息。她預計中央第4季實施普遍性降準,針對性降準則料下年初實施,「中央提出的交通綱要反映今年主題會係基建投資及交通,好處係有現金流」,雖然會增加社會信貸,但當企業借錢做基建項目後再償還,及後再投資新基建項目,做法較理智。
彭藹嬈補充,市場仍推敲中美貿易戰談判結果,「每日中美消息都轉變,所以投資市場冇方向都合乎預期」。因此在談判不確定下,她預計市場會持續淡靜甚至向下走。
大行中金亦發表報告指,目前內地交通基礎設施密度仍低於發達國家,但由於內地發表綱要表明發展交通基建,該行料內地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會持續增長。同時看好中交建,目標價9.2元,評級予以「跑贏行業」。中金又稱,在中美貿戰、經濟疲弱下,基建有望再次充當經濟增長穩定器。事實上,內地今年推出多項救市措施,包括降準、針對汽車業的嚴禁各地出台新汽車限購規定、推動家電「以舊換新」、允許地方政府專項債可作基建資本金等多個範疇,務求從各行業入手穩住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