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要尋人,首先要知道被捕者姓名,但在現場簡單問一句「你叫咩名」,也絕非易事,往往遇到警方阻撓。社工Penny曾到天水圍警署外參與被捕支援工作,問被捕者名字及身份證號碼,協助他們找律師,惟警員見狀立即「推人走」,又會「鬥大聲」,斥責:「唔好阻住警察執行職務!」Penny批評,「佢哋(被捕人士)只係疑犯,未被定罪,應該要得到應有嘅法律支援,但警方𠵱家嘅做法,係阻礙被捕人士權益」。
Penny是中學駐校社工,亦是「社工復興」成員。8.5當日,大批市民在天水圍警署外被捕,當中不少只是「踢拖嘅街坊」。他憶述:「當時警方喺冇勸喻之下就拉人,惟有盡量問街坊嘅資料,有啲只得12、13歲,我只係想幫佢哋搵律師。」在示威現場,經常聽到警員反問社工:「你係律師咩?邊個問名?」Penny反駁:「就係我哋冇呢個身份(律師),先要幫被捕人士搵律師。」
被斥白色恐怖濫捕
連同「陣地社工」陳虹秀在內,已有六名社工及社福界人士被捕提堂,Penny對此感憤怒,「其實社工角色一向『和理非』,只係想喺現場紓緩氣氛,但𠵱家警方濫捕社工,拉完再安一個罪名落去」。
他坦言這是白色恐怖,無論最終是否「告得入」,對該名社工而言已構成壓力。陳虹秀早前亦表示,被控後接到不明電話滋擾。
Penny形容,社工在示威現場是進行人道救援工作,但隨着事態發展,社工在現場的角色已有限,「以前如果知道示威者都想走,會幫手同警察buy time;但𠵱家警察規則唔同咗,會有社工被捕,輕則拉非法集結,重則拉暴動」。
有大律師表示,根據終審法院譚立輝案,「一個人了解返權利,了解警察係做緊咩程序,拎資料去聯絡律師,呢啲唔係阻差辦公嘅行為」,而被捕者亦有權向現場人士透露姓名及身份證號碼。
他批評警方欲以阻差辦公為藉口嚇退社工,「一般市民唔會清楚個範圍去到幾闊㗎嘛,自然會驚」。他認為這絕非個別警察的行為,而是整個警隊的風氣。
■記者蘇曉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