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此聲明,本欄討論學術與典故,絕無不文成份(麥醫生是很理性抽離的)。
話說中世紀英法百年戰爭期間,英國弓箭小隊被敵軍重重圍困,情況極其險峻。未幾,法方統帥拿着大聲公到陣前叫罵:「臭蟲,我要將你們右手的中指(按:用作拉弓放箭的手指)通統割下祭旗。」語畢,全副重裝的法國雄師已列陣推前掩殺。英軍雖以寡敵眾,但表現神勇,一箭一個把敵方射得潰不成軍,後者最終落荒而逃。弓箭隊見大獲全勝,都招積地豎起中指向敗走中的法軍示威:「嗱!余等中指尚在,汝等未能竟功矣。」 之後便邊唱着佛迪.水銀的《We are the Champions》,邊落pub飲啤酒了。
以上是豎中指這風俗起源的其一版本,由此可見,豎中指本該是個很熱血的動作,象徵絕地反擊最終獲勝,適用於贏了牙骹戰後「串」對手。但輾轉下來,豎中指卻成了羞辱以至辱罵他人的不文手勢,更甚者會在敗走或不服輸(而非得勝)之際回敬一隻中指:「夠膽就跟上來,老子定當還以顏色!」完全違反了弓箭手豎中指慶功的原意。
腦神經學上,豎中指也是個臨床表徵,除了中指,患者連帶食指和拇指也會一併豎起,我們為這表徵取了個神聖的名稱——「教士手」(Hand of benediction sign,蓋教士向信眾祝聖時也是舉起三根指頭)。教士手通常源自正中神經(Median nerve)在上臂較高位置受損,該神經線負責前臂屈曲手腕與手指及手心屈曲拇指的肌群,但屈曲無名指和尾指則由另一尺神經(Ulnar nerve)負責,故假若正中神經發生病變,患者便只能屈曲最後兩根手指,結果形成拇指至中指持續挺直的異常形態。要診斷教士手,醫生需以肌電圖顯示手部魚際肌群(Thenar muscles)及前臂屈曲肌群(尺神經支配的FCU與FDP內側除外)出現神經源性損害,該症候可以由旋前圓肌(Pronator teres)或斯特拉瑟斯韌帶(Ligament of Struthers)擠壓正中神經造成,要根治教士手,患者需要接受外科手術釋放受壓的神經線及長期的康復治療。
麥煒和 腦神經科專科醫生
想輕輕鬆鬆健康啲,記住留意健康蘋台
http://health.appledaily.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