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美國聯儲局一如預期減息0.25厘,但局內罕有對利率走勢展望出現分歧,為大市增添多一個不明朗因素,打擊投資氣氛,港股連挫四日,累跌883點。在本港拆息成本持續偏高的情況下,投資界憂慮銀行淨息差收窄,令重磅金融、銀行股普遍下跌,地產股亦表現呆滯。有分析指,目前港股在27000點阻力大,後市走勢視乎內地會否在國慶前推出刺激經濟措施沖喜。
記者:李芷珊
恒指昨收報26468點,跌285點或1.07%;H指報10385點,跌93點或0.89%;成交705億元。北水重新買入港股,昨淨流入3.66億元。重磅股友邦(1299)領跌大市,挫3%,報76.5元,為跌幅最大藍籌;恒生(011)緊隨其後,跌2.4%,報172元。匯控(005)尾市曾倒升至60元水平,但最終仍跌0.3%,報59.7元。至於對息口較敏感的地產股,除了恒地(012)力保不失,主要藍籌地產股難逃一跌。長實(1113)跌近2%,報54.75元;九倉(004)跌1.1%;新地(016)跌0.5%。
景順亞太區(日本除外)環球市場策略師趙耀庭表示,美國聯儲局對貨幣政策前景較為強硬,或有機會令市場失望,基於美國經濟前景仍然強勁,故是次可能是今年最後一次減息。但對市場而言,他認為當局的寬鬆貨幣政策對股票和其他風險資產屬於正面,目前仍然偏好風險資產。
投資者可考慮「食糊」
星展銀行(香港)投資總監辦公室(北亞區)高級投資策略師李振豪認為,美國減息與港股跌市的關係不大,反而是香港有資金流出的迹象,「(成交)冇力的話,反覆收低的情況是明顯」。他指,港股這次反彈浪亦受制於息口走勢,在宣佈減息後,十年期美債孳息率處於1.8水平,當債市稍為穩定時,環球股市「risk on」情緒會減退。他認為,港股後市視乎內地在國慶前會否推出刺激經濟措施,例如市場會關注內地會否下調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如果息口下調,對於市場是好事」。惟他指,恒指回升至27000水平的阻力較大,除了要成交配合,技術上亦需要消化5月份的蟹貨區,並預計港股在10月中有較大機會出現調整。
部署上,他指若投資者在24000點附近買入,現時可考慮「食糊」;長線則可考慮個別板塊,如有望受惠內地減息的內房、估值較低的本地地產股,以及有內地經濟支持的中資股。
騰祺基金管理投資管理董事沈慶洪則表示,美國聯儲局的內部分歧會拖累港股走勢,「市場最驚不明朗」,後市將聚焦中美貿易談判,並料恒指在26300點至26800點上落。